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撰文:袁政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版畫專業出身的年輕藝術家陳曉彤近期開始嘗試多樣化的媒介和材料。紡織物和軟材料替代紙和墨逐漸成為作品的主角。最近在紐約LATITUDE畫廊開幕的陳曉彤個人展《食骨蟲之詩》就為我們帶來了她自2019年以來以軟材料、拼貼、刺繡等方式創作的數件作品。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原本在版畫中只作為工具或者載體的材料,比如紙張和木刻印板等,被拿來當作主要的創作對象,材料本來的特性被挖掘和放大。比如在陳的《狄俄尼索斯的微風》中,輕薄的手工紙傳遞出一種肌膚柔和的觸感,使得原本版畫中"紙本作品"逐漸演變成"紙的作品"。又如在《無題—木板上的集合1》中,原本用於木刻印刷的木塊不再被當作工具對待,而是作為一種浮雕出現,和作品中古舊日式包裝袋上的版畫圖案相映成趣。


與展覽同名的核心作品《食骨蟲之詩》,受到一種名為食骨蟲的神秘深海生物的啟發,它靠分解沉入海底的鯨魚骨骸為生。藝術家從古董店購入一套日式舊窗框,並用刻有紋路的膠帶將其破損處仔細修復,之後將老式手工紙搓成條狀,配以珠子,用製作昆蟲標本的長釘,固定在窗戶紙上,以此表現食骨蟲在海底生存的景象。從某種意義上說,食骨蟲將骸骨分解並從中汲取養分的過程,像一個隱喻,呼應了藝術家將舊窗框修補、裝飾、再利用的創作過程。前者連接著自然界的生與死,後者則藉此討論了物件的遺忘與重生。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海底食骨蟲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陳曉彤作品《食骨蟲之詩》細節圖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陳曉彤《食骨蟲之詩》展覽現場


這種對材料本身不可避免的衰變的興趣,以及想要去保存和修復這種狀態的衝動貫穿了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作者在從古董店收集來的舊物中得到大量靈感,如前文提及的舊窗框、老式醫藥包裝袋、以及佈滿墨跡的記賬簿等,都成為修復與改造的對象。如在《盛開》這幅作品中,老記賬簿中的一部分書頁被重新裝訂成冊,後被裁剪成條狀,並用刺繡作為裝飾。前人用筆墨所記錄的痕跡,藝術家用手改造的痕跡,以及斑駁的古紙上時間的痕跡並列呈現,探討了人如何與材料互動,以及這種互動如何影響了材料物質性(materiality)的主題。


展評:陳曉彤《食骨蟲之詩》

在使用了大量半有機的軟材料的同時,陳曉彤的作品也融入了很多幾何圖形樣式。如《幾何:懸空》以及《飾有寶石的迷宮—216個拐角》都採用了具有特色的幾何元素。特別是後者,在黑底的紙板上用黑線做成一個迷宮,僅在入口處和中心的方塊四角用紅色珠子做了標記,讓人不禁聯想到忒修斯帶著一團毛線進入迷宮獵殺米諾陶的故事。藝術家專門對英文中表示迷宮的兩個詞maze和labyrinth做了區分,前者需要參與者做出選擇,不斷嘗試找到出口,而後者只需沿著一條曲折的路前進,直到最終抵達迷宮的中心。前者是智力的挑戰,後者是一種"勞作"。作者將她的迷宮歸入後者的門類,並與西西弗斯不斷將巨石推上山坡般無意義的勞作聯繫起來,以此探求在創作這件作品時,自己重複的勞作的意義。


陳曉彤此次展出的作品融合了抽象幾何與自然有機的多重意象,探討了關於材料的衰損、修復、再利用,以及藝術家在其中起到的守護、修補的作用,為理解作品的物質性和材料本身的內涵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