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撰文:袁政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版画专业出身的年轻艺术家陈晓彤近期开始尝试多样化的媒介和材料。纺织物和软材料替代纸和墨逐渐成为作品的主角。最近在纽约LATITUDE画廊开幕的陈晓彤个人展《食骨虫之诗》就为我们带来了她自2019年以来以软材料、拼贴、刺绣等方式创作的数件作品。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原本在版画中只作为工具或者载体的材料,比如纸张和木刻印板等,被拿来当作主要的创作对象,材料本来的特性被挖掘和放大。比如在陈的《狄俄尼索斯的微风》中,轻薄的手工纸传递出一种肌肤柔和的触感,使得原本版画中"纸本作品"逐渐演变成"纸的作品"。又如在《无题—木板上的集合1》中,原本用于木刻印刷的木块不再被当作工具对待,而是作为一种浮雕出现,和作品中古旧日式包装袋上的版画图案相映成趣。


与展览同名的核心作品《食骨虫之诗》,受到一种名为食骨虫的神秘深海生物的启发,它靠分解沉入海底的鲸鱼骨骸为生。艺术家从古董店购入一套日式旧窗框,并用刻有纹路的胶带将其破损处仔细修复,之后将老式手工纸搓成条状,配以珠子,用制作昆虫标本的长钉,固定在窗户纸上,以此表现食骨虫在海底生存的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说,食骨虫将骸骨分解并从中汲取养分的过程,像一个隐喻,呼应了艺术家将旧窗框修补、装饰、再利用的创作过程。前者连接着自然界的生与死,后者则借此讨论了物件的遗忘与重生。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海底食骨虫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陈晓彤作品《食骨虫之诗》细节图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陈晓彤《食骨虫之诗》展览现场


这种对材料本身不可避免的衰变的兴趣,以及想要去保存和修复这种状态的冲动贯穿了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作者在从古董店收集来的旧物中得到大量灵感,如前文提及的旧窗框、老式医药包装袋、以及布满墨迹的记账簿等,都成为修复与改造的对象。如在《盛开》这幅作品中,老记账簿中的一部分书页被重新装订成册,后被裁剪成条状,并用刺绣作为装饰。前人用笔墨所记录的痕迹,艺术家用手改造的痕迹,以及斑驳的古纸上时间的痕迹并列呈现,探讨了人如何与材料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了材料物质性(materiality)的主题。


展评:陈晓彤《食骨虫之诗》

在使用了大量半有机的软材料的同时,陈晓彤的作品也融入了很多几何图形样式。如《几何:悬空》以及《饰有宝石的迷宫—216个拐角》都采用了具有特色的几何元素。特别是后者,在黑底的纸板上用黑线做成一个迷宫,仅在入口处和中心的方块四角用红色珠子做了标记,让人不禁联想到忒修斯带着一团毛线进入迷宫猎杀米诺陶的故事。艺术家专门对英文中表示迷宫的两个词maze和labyrinth做了区分,前者需要参与者做出选择,不断尝试找到出口,而后者只需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前进,直到最终抵达迷宫的中心。前者是智力的挑战,后者是一种"劳作"。作者将她的迷宫归入后者的门类,并与西西弗斯不断将巨石推上山坡般无意义的劳作联系起来,以此探求在创作这件作品时,自己重复的劳作的意义。


陈晓彤此次展出的作品融合了抽象几何与自然有机的多重意象,探讨了关于材料的衰损、修复、再利用,以及艺术家在其中起到的守护、修补的作用,为理解作品的物质性和材料本身的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