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虎口及蒼頭河谷的戰略地位

在山西北部,為著名的大同盆地。大同盆地不僅以出產優質的煤炭而聞名,在古代時,由於其地處遊牧和農耕的過渡地帶,成為中國北部著名的軍事重鎮。歷史時期,由大同盆地越雁門關,順汾河河谷而下,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重要通道,因此,大同盆地有“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之稱。

殺虎口及蒼頭河谷的戰略地位

在大同的西北,和大同隔山相望的,便是著名的河套平原。自古以來,河套平原便是遊牧民族的遊牧地。早在秦代時,河套平原就為匈奴所據。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保障都城咸陽的安全,秦始皇便派大軍蒙恬30萬北擊匈奴,佔領河南地,並設九原郡。自秦始皇死後不久,秦朝便土崩瓦解,天下大亂。當是時,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而自立,統一匈奴,然後東擊東胡,向西驅逐月氏,佔據河西走廊,向南收復了被蒙恬奪取的河南地。於是,河套地區便成了其核心地區。後來劉邦擊敗項羽,韓王信在大同地區造反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於是劉邦便親自率軍32萬,迎擊匈奴。然而,由於劉邦輕敵冒進,被匈奴圍於白登。據《史記》記載,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場面極其的壯觀。而此時,中原地區經過長期戰亂,已經非常的凋敝,連漢高祖劉邦想要乘坐同一顏色的馬都找不到,其他的將相就更別說了,有的都乘牛車去上朝。迫於雙方實力,劉邦便向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

由此,我們就不禁會問,匈奴對大同盆地用兵,是通過那條通道而來的。

殺虎口及蒼頭河谷的戰略地位

其實,這條通道就是由大同經十里河谷到左雲、右玉,然後順蒼頭河谷而下,經殺虎口進入渾河河谷,再經九龍溝而到和林格爾縣,從而到河套地區。這條通道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向西對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並在今右玉縣境設雁門郡,治所善無城(今右玉縣城),左雲設武州塞。漢代時,漢武帝圖謀反擊匈奴,用王恢之計,意圖將匈奴引誘到馬邑(今朔州),將其圍殲,軍臣單于便是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

到了北魏時期,北魏滅掉後燕政權,解決東部的威脅後,便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於是北魏便入參合口,出武州川(今十里河谷),移都平城(今大同),以便於經營太行山東部的後燕國地,十里河谷和蒼頭河谷變得非常的繁榮,沿途使者和商團連綿不斷。此道不僅是軍事要道,也是文化傳播的大動脈。北魏是一個佛教非常盛行的時代,很多天竺和西域的高僧都是通過此道來到平城。而北魏的統治者也都篤信佛教,於是便在武州(周)山鑿有眾多的石窟,此即著名的雲岡石窟。

在唐代時,唐帝國在右玉設有靜邊軍以扼守此道,此道一度關係到唐帝國的存亡。“安史之亂”爆發後,朔方節度使的郭子儀率軍從今寧夏靈武出發,向東經河套行軍到達振武軍(今和林格爾),擊敗入寇的安祿山驍將高秀巖,然後趁勢一舉攻佔河東戰略要塞靜邊軍(今右玉),並乘勝追擊,向東進圍雲中(今大同),向南收復馬邑(今朔州)。此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唐軍開闢了一幅全新的戰線。唐軍可由河套地區通往大同,進而向東經居庸關威脅叛軍巢穴北京小平原,或者南下太原出井陘關,攔腰截斷太行山東走廊,斬斷所謂的“常山蛇勢”,叛軍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地長驅南下而無後顧之憂。

到了明初,為將北元徹底逐出河套,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區域設東勝衛(今托克托縣),並在此道沿線設雲川衛(和林格爾附近)、玉林衛(今榆林城村附近)、大同左衛(今左雲)、大同右衛(今右衛鎮)以聯絡東勝衛。東勝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其地處黑河入黃河的河口附近,上有河套地區重要的津渡君子津,實際上控制黃河和黑河這兩條重要的水道,且又可由此渡君子津而到鄂爾多斯高原,固為河套平原的交通樞紐,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但是,東勝衛地處平原,孤懸塞外,難以據守,隨著蒙古力量的逐漸恢復,東勝衛勢必淪陷。不久後,明成祖朱棣遂以東勝衛曠絕難守而將其內遷。明廷撤銷東勝衛後,蒙古遂入河套,河套地區成為蒙古南下的基地。蒙古大規模侵明,多走此道。公元1557年,俺答之子辛愛的小妾桃松寨與辛愛的部下私通而被發覺。桃松寨怕被問罪殺頭,就私自出逃投奔了明朝。於是,蒙古韃靼部以此為藉口,從兔毛川(蒼頭河谷)大舉南下,重重包圍了大同右衛(今右衛鎮),並深入雁門關,京師震動。為避免再出現這樣的危機,明廷又加強了此通道的防禦,在大同左、右兩衛之間設紅土、牛心、雲陽等堡,以備往來接濟,在牛心山上設牛心煙墩以為警戒。

殺虎口及蒼頭河谷的戰略地位

殺虎口為扼守此道的重要據點。殺虎口,也稱西口,古稱參合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的殺虎口村,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地形十分險峻,自古便是大同到河套的必經之地。早在唐朝時,此處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在明代時,當明廷放棄河套地區後,蒙古部復入河套,明帝國北部邊境就不得安寧,而蒼頭河谷便是蒙古入寇的主要通道。為了抵禦蒙古南侵,明軍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 殺胡口地當蒼頭河河谷孔道隘口,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殺胡)堡逼近寇巢兔老河(今蒼頭河),直通塞外,川流平衍,便於長驅,往往由此入犯。”

到了清代時,殺虎口為京師連接河套,以通新疆的重要關口。每當新疆動亂之時,殺虎口為清軍西征的必經之地。此時,在經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髮展後,全國人口已經有了爆炸性的增長,人地矛盾非常的尖銳。清廷為保護蒙古族傳統遊牧經濟,維護長期以來形成的“滿蒙聯姻”的統治基礎,對河套地區實行封禁政策,禁止內地漢人進入河套地區。但是由於內地人口增長以及貧窮,土地匱乏等因素,內地漢人不顧嚴酷的法律,冒險經殺虎口越過長城,進入河套地區謀生。這就是清代著名的“走西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