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guanglin坐禪06~如何戒鬥、戒殺


Taiguanglin坐禪06~如何戒鬥、戒殺


大家應該知道最後出現的執著是殺生吃肉,愛生恨,恨生殺,殺生食。再往下發展就是殺生鬥了,一開始只是殺,再發展就是虐殺,再發展就是鬥爭。鬥爭生修羅。喜歡玩對抗遊戲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一開始只要打倒對方就爽,後來就發展成虐菜鳥,用各種高超的技術往死裡整菜鳥,那叫一個爽,再發展就是高手了,菜鳥不理,找實力相當的人進行博弈,不分高下那才叫興奮,特別是在最後關頭險勝對方,那個成就感沒法說。好殺發展成好鬥,你離修羅道不遠了。所以修行人第一步就是戒鬥,不與人爭鬥,不與人爭辯,凡事能忍則忍,這個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修行方法,現在道德觀念也是提倡和平,要時刻觀自己,嗔恨心一起,馬上覺知,最好離開那個場所。觀音菩薩普門品裡說,嗔心重者念觀音菩薩可消嗔心,平時多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也行,念什麼都行,淨土法門好就好在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不一定要拿出時間,找個地方修。然後就是戒殺斷肉了,作為佛教徒不殺生是根本,這個大家都容易做到,蚊子蒼蠅蟑螂之類的能不殺就別殺,殺了你也別過於自責,多唸佛迴向給他。雖然這也是殺業,可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活在世上,夏天走路都會踩死螞蟻,我們只能儘量看著地小心的走了。然後就是最糾結的斷肉了,有人說吃三淨肉可以,那是方便法,現在小乘佛教不戒肉,他們的寺院沒有廚房,都是上街化緣來的,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大乘小乘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呢,這得從佛陀再世時說起。佛陀傳法49年,前20年傳小乘理論,就是阿含經,你讓剛出家的弟子們這個別幹那個別幹,肉也別吃,要求太高了沒人願意跟你修行。所以一開始就用方便法,可惜有一部分弟子學了小乘理論後覺得自己已經學完了,就離開佛陀回到故鄉去傳法。弟子們大部分都來自印度各地,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向外發展傳到斯里蘭卡,傳到東南亞。等佛陀傳法的晚期開始講大乘理論,說以前吃的肉都是佛陀用神通變化出來的,沒有靈魂,吃了不成罪業。但佛陀入滅後就沒有人有這樣的神通了,所以後世弟子應該戒肉,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等佛陀入滅後這些大乘弟子們去印度各地傳法,發現以前離開的小乘弟子們已經站穩腳跟了。這些小乘弟子們就開始攻擊大乘弟子,說他們說的法不是佛陀親說,不是真法,還不讓他們傳法。這樣大乘弟子們只好往北發展。佛陀是尼泊爾人,這個大家都知道,以尼泊爾為點,南部的印度和東部的東南亞傳的是小乘法,從尼泊爾往西走到中亞,再北上,往東進入中國,再到朝鮮半島和日本,這些地方傳的是大乘法。大小乘之間的爭論持續千年。吃肉只是一個小問題,其他分歧問題暫且不提。還有藏傳佛教的歷史又是新的科目,又不一樣,也不詳談。咱就說肉肯定要戒,怎麼戒,首先你得確立正確的觀點。你認為吃三淨肉沒有關係,那你一輩子都戒不了,萬物唯心造,戒肉也好戒淫也好,後面修禪時滅的各種執著也好,都要先有個正確觀念。你要發願戒肉,帶著這樣的願力修行,那才有可能戒肉。戒肉不需要坐禪,只要擺正觀念,不再吃肉。修行法門隨意,唸佛唸經唸咒都行,過個7年以上基本就戒了。戒肉的標準是什麼,叫夢中持戒,前面也提到過這個夢中持戒,你不吃肉三年,做夢,夢裡很餓,有人給你肉,你毫不猶豫就吃了,這就要知道你還沒成就。再修三年,又做夢,夢裡很餓,有人給你肉,你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吃了,還是沒有成就。再過幾年,又做夢,夢裡很餓,有人給你肉,你說你是以大慈悲心修菩提道的人,寧可餓死,不食眾生肉。到這裡算成就了第二個殺戒。那這樣的夢會做嗎?肯定會,你如果真發心戒肉而修行,這樣的夢肯定有。戒鬥戒殺成功了,開始戒淫,這裡就開始要坐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