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如何做好線上售樓?(祕訣:三大目標八項注意)

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大部分省市的售樓處、施工現場被迫關停,樓市進入“休眠期”,全國各大城市成交均實現斷崖式下跌,“零成交”成為常態,“小陽春”不復存在。

這時,開啟線上售樓模式,積極進行線上推介,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已經成了房企的基本動作。但純粹從線上成交角度來看,收效甚微。為什麼?


對於近期如火如荼的線上售樓,我認為主要需要解決以下三個目標和八項注意:

一、展示宣傳

首先,我們來看看如何通過線上售樓解決展示傳播的問題。

通過調研,目前房企線上售樓主要有三種發展路徑:

第一種、地產電商平臺整合。如明源雲客、房天下、樂居、安居客等地產電商平臺開發的線上售樓處,線上產品主要為樓盤簡介+銷售電話+在線客服+VR看房+直播的形式。目前有一些開發商在嘗試直播,比如福建融信就與房天下合作直播賣商鋪、南昌商聯中心通過抖音直播推介塔尖企業家公館,通過觀看直播發紅包、送小禮品等利誘的形式吸引客戶,筆者也上線觀看了好幾家房企的在線直播。

第二種、房企自建全民營銷電商小程序+APP整合。全民營銷是在傳統的口碑營銷基礎之上,借力第三方技術平臺,通過佣金激勵老帶新或籌帶籌的營銷手段。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形式,助力公司旗下項目宣傳推廣,推動銷售業績;另一方面,通過全民營銷的手段,提升客戶對項目、公司的關注度,擴大公司影響力。

自2014年開始,恆大、萬科、復地、旭輝、恆大、碧桂園等大地產商自行組建的針對自家樓盤的電商平臺:全民營銷微信小程序+APP,產品形式基本與電商平臺類似,相對第一種盤源、客源則更為有限,但不過數據準確度、自由度更高,同時平臺折扣可能是殺手鐧,比如恆大經常到了年底回了回籠資金完成全年指標,部分區域項目針對市場客戶打8折、內部員工打7折,一下子把周邊客戶全吸引過去了,讓別人沒法活。以後中小房企投資拿地小心旁邊有恆大,哈哈 ~~

第三種、獨立媒體整合。目前的操作模式一般為主流電商硬廣+官方微信號+ 官方抖音號+臨時線上售樓處,一般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當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房企和銷售個人在嘗試短視頻直播,預測未來主流方式應該是做成獨立新媒體矩陣:線上交互平臺+官方(微信號+短視頻/直播號)+銷售個人(短視頻/直播號)。

以上三種形式做線上售樓平臺,不僅在非常時期,可以做好項目的展示宣傳、儲備客戶量的準備工作,也可以幫助營銷部門解決以後的工作效率問題。


二、引流蓄客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通過線上售樓解決引流蓄客的問題。

做線上營銷的目的是獲客。

那麼,如何吸引客戶(美女,熱點話題,知識點……)?客戶從哪裡來(社交平臺……)?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客戶,你的有效客戶是誰(普通老百姓?中產?還是高淨值人士……)?如何建立私域流量池?

目前線上營銷,主要是通過微信小程序、APP、圖文、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做有價值的內容,引起目標客戶的好奇心,吸引關注。

拿做直播來說,可以在跨界合作(與xx媒體打造在線看房)、特色人設、專屬購房優惠、現金搶紅包、關注領禮品、熱點事實話題、大咖做客直播間、網紅產品拍賣、與其他樓盤直播間pk以及房產相關內容上做文章。

通過新媒體平臺和有價值的內容吸粉後,就逐步建立起了私域流量池。然後,要不斷策劃有價值的活動,增加客戶的好感度、信任度與粘性,做好客戶、各個項目的老業主、第三方的服務,建立社群。同時,通過利益分享機制吸引目標客戶介紹有購房意向的客戶來諮詢,未來疫情得到控制,可以邀請到現場來看房。

當然,建立私域流量池的核心方式除了線上引流,在線下做圈層是關鍵舉措——如何立足已有或潛在客戶群體,發揮圈層優勢資源,做相應圈層活動,現場吸粉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當然這是後話了,在疫情期間是不能做的。

同時,吸粉之後也要進行深度維護,做好社群延伸,將現有資源轉變為長效核心競爭力,打造專門針對社群的服務平臺。

引流蓄客的特別提醒(四項注意):

1、在直播的時候,儘量在不同節點嘗試不同方式吸粉到線下,挑選最優方式增加使用頻率,比如通過“關注官微、官抖活動領買房券/禮品”,引流客戶加置業顧問微信,加入買房群,形成客戶池,專人運營,每天攪動,定期維護,儘量保證天天有福利;

2、形成客戶池的買房群,可以定期宣傳直播鏈接、爆款的短視頻,同步邀約全公司、合作伙伴集體點贊,必要時可以通過dou+等方式充值平臺增加曝光;

3、各平臺引流客戶,專人做好統計,及時跟進,以免時間長客戶流失;

4、觀察疫情情況,一旦警報解除,可以分批以VIP形式邀約到售樓處,進行一對一接待服務,避免大規模人群接觸,給客戶心理安全保障。


三、轉化成交

由於房產屬於“非標、大宗、低頻”商品,千房千面,一是消費者在對待大宗商品消費這件事情上面,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交易,當面尚且要貨比十家,反覆諮詢,隔著手機或電腦屏幕就把這個流程走完,是不可能的,太不靠譜;二是線上售樓並非一個標準流程,作為線下交易的各方(開發商、購房者、銀行、房管局等)並不是全部搬到了線上,而只搬了部分看房道具(如視頻看房、VR看房、直播看房、在線客服諮詢等),其它如銷售鏈條相關的客服、銀行等等環節或要素還得靠人,而且房產交易與不動產登記辦理涉及的環節多、材料多,脫離了線下實體考察,所謂的“線上售樓”,恐怕只是房企的自娛自樂罷了!

所以展示傳播、引流蓄客之後,一定要考慮的問題是:轉化。

引流的目的是要從中找出你的潛在客戶,然後通過線上諮詢到加微信培養蓄客,最終實現轉化。

由於疫情期間無法上門怎麼辦?

加粘性!

在疫情期間,誰抓住客戶誰就可以搶佔先機。

建議房企應適當讓利,導流線上端口,可以通過利用在線領取購房折扣券、贈送車位/物業費券、精美禮品等方式來增加粘性,要讓目標客戶覺得這個階段是今年投資置業的最好時機,不僅有機會低價買房,而且因為人不多,還能選到房、選好房、得到更好的服務。從而達到政策鎖客目的,以便在疫情過後收穫整體爆發。

鑑於線上售樓帶來的不便,建議房企除了折扣讓利之外,還要減少客戶的後顧之憂,完善線上認購的流程和銷售優惠政策(四項注意):

1、線上認購:如電商平臺可以提供認購線上解決方案,則可以簡化流程,把所有交易引流到電商平臺;

2、無理由退房:為保障客戶無購房後顧之憂,可以放鬆簽約/換房/退款流程,如2個月無理由退款,3個月無理由換房或延期簽約,視疫情變化可以保留申請空間;

3、提前簽約有額外折扣:疫情剛結束時期,如客戶來認購、簽約,建議提供消毒vip車接送服務,政策設計上考慮越早簽約折扣越多。

4、維繫好自己的老客戶:

因為疫情的不可抗力,城市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客戶不能隨意出門,售樓處關閉,銷售很難面訪客戶,也很難完成業績,繼而將影響公司的收入和成本支出。

在這種形勢下,營銷團隊該如何高效安排?不能拜訪客戶或邀約客戶簽約,一季度乃至全年的銷售業績會受多大影響?客戶方會不會因為受疫情衝擊而取消或暫停已認購項目?

按照鍾南山院士的最新觀點,當前疫情的確切拐點還沒有到來,疫情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這種背景下,管理者首要是調整好心態,並積極安撫和調動銷售團隊的積極性和士氣,同時迅速整理出應對的行動計劃。筆者認為應該考慮一下幾個措施:

首先,對銷售目標進行重新梳理、分配,至少要細化為三個層次——業績目標、銷售策略、執行方法。因為只有細化分解成多個層次的目標,才談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銷售管控。除此之外,在當下疫情嚴峻的情勢下,銷售的難度增加,建議房企可以在原有的激勵機制下,縮短獎勵結算週期、提高獎勵幅度,讓銷售人員能夠更迅速、更多地得到回報,銷售積極性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其次,加強在線銷售培訓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讓每一位銷售人員在競爭中具備極具優勢的戰鬥力,是提升銷售業績的關鍵。但很多房企在銷售人員的培訓賦能上重視程度不夠或方法不得力,導致業績增長乏力和成交率很低。

疫情“禁足”期間,正是厲兵秣馬、訓練銷售專業度和實戰能力的大好機會。

第三、啟動銷售人員遠程辦公。在疫情期間,房企營銷部除了準備以上工作,聯繫客戶、維繫客戶關係、推進手頭項目仍然是銷售團隊日常的核心動作。如何快速組織好銷售團隊,管理好遠程辦公的效率,穩定推進銷售目標實現呢?

1)、“早啟動會,晚分享會”不能停,要轉化到線上來進行(如企業微信會議),每天提供日報分析;

2)、銷售管理者和團隊成員,每週不少於30分鐘的在線1對1交談;

3)、銷售人員遠程客戶跟進行為管理;

4)加強培訓銷售團隊遠程銷售/電話銷售的能力技巧。

第四,藉助策劃團隊的內容營銷,幫助銷售人員通過互聯網平臺高效和頻繁觸達客戶。

現在疫情當前,大家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社交媒體上,人群不同,每天不同時間點情緒點也不同,比如說老年人喜歡早晨晨練,中年人下午需要提精神,晚上需要安神。

這個時候,策劃部、品牌部需要幫助和支持銷售團隊,根據目標客戶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習慣,利用小程序、圖文、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創造一系列對客戶有價值的內容,銷售人員在利用這些“內容工具”和客戶保持緊密溝通頻次的同時,也能給客戶帶來價值或知識點(比如投資理財、創造“稅後收入”等),從而挖掘新的銷售機會,快速推進

第五、挖掘和鎖定客戶潛在需求,提升用戶粘性與價值

有些項目的目標客戶群很特殊,比如寫字樓、商業的銷售、租賃,不是一般的客戶,這種物業的目標客戶群是很窄的,可能是你那個城市5000萬資產以上的人群,他們平常關注什麼?通過什麼社交軟件溝通?是使用微博、微信瞭解信息多?還是看官方媒體新聞客戶端、門戶網站的客戶端?抑或是抖音等短視頻?那麼,就要對你的目標客戶群進行客戶畫像,尋找觸達客戶的路徑,挖掘和鎖定客戶潛在需求,從而提升用戶關注度、吸引力和粘性。


小結

目前全國各地的線上售樓,如果純粹從線上成交來看,收效甚微。

因為客戶購房決策並不是尋找路徑的問題,而是大宗商品的投資屬性。

購房需要場景化、需要眼見為實,能夠成交的大概率是前期去過現場的客戶。因此,房企的真正的競爭力還是品牌、服務和產品力,所以在現場接待中心、樣板房、示範區展示以及產品力打造上還是要更用心、更特別(現在很多售樓處、樣板區都是網紅打卡地了,可以自帶流量啊),特別是經此一役後,消費者對項目的健康、安全、私密、圈層等方面將更加重視,未來房企在這上面可以多加研究。


說了這麼多,筆者總結:

線上售樓,終究還是替代不了線下!

線上能做好展示傳播、用戶獲取、引流蓄客就非常不錯了。

線下則做好場景體驗、服務體驗、營銷成交。

“線上+線下”才是完整營銷閉環的終極利器。


不足之處,歡迎大家補充、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