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血壓?

血壓使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血壓有動脈壓、靜脈壓和毛細血管壓之分。通常我們說的血壓是指體循環內的動脈血壓。心臟猶如一個水泵。心臟收縮時,血液通過主動脈及其全身的動脈系統離開心臟流向全身各處,直至微血管網,滋養機體的所有器官、組織和細胞。心臟舒張時,微血管網內和靜脈系統內的血液通過上下腔靜脈,回到心臟內。心臟血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血液循環系統。一般,心臟以每分鐘 70 次左右的頻率進行收縮和舒張,終生不息。收縮時,血管內血液對於單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叫做收縮壓(壓強),俗稱高壓。由於動脈是富有彈性的血管,收縮時,動脈呈擴張狀態。因此,儘管心臟停止收縮,開始舒張時,收縮期間被擴張了的動脈開始回縮,於是血管內的血液在心臟舒張期對單位血管壁產生了壓力,叫做舒張壓(壓強),俗稱低壓。舒張壓是維持血管內的血液,隨收縮後繼續前進的動力,使血管內的血液保持持續循環流動狀態。

什麼叫血壓?


血壓的升高或降低受到體內細外血液容量、小動脈的擴張或收縮以及心臟的收縮能力等影響。簡言之,血液容量增加、小動脈痙攣收縮,阻力增加或心臟收縮力增強,血壓隨之升高。血液容量減少、小動脈擴張,阻力減少或心臟收縮力減弱,血壓隨之下降。心臟收縮期間輸出血液的數量是恆定的,為了滿足身體的客觀需要,心臟必需在收縮時克服前方小動脈系統內的阻力,維持排出量的恆定。

因此,正常血壓的調節取決於心臟排出量和外周小動脈阻力。而心排出量本身又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細胞外液容量、心率和心肌收縮力等。外周小動脈阻力是調節血壓的關鍵,受各種因素調節,包括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腎臟、腎上腺和血管內皮等分泌的多種體液因子等。大腦中樞通過情緒、思想,交感神經通過交感胺 (如兒茶酚胺) 的分泌,腎臟通過腎素 (血管緊張素、緩激肽) 的分泌,腎上腺通過 α 受體和 β 受體、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血管內皮通過內皮素的分泌以及前列腺素 E 等參與小動脈的收縮和舒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