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3種"壞習慣",是引發寶寶積食的"加速器",很多人卻不知道

孩子一到夏季就不好好吃飯,一來天氣燥熱,二來脾胃"受傷"。

天氣較為炎熱,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承受不住更何況是孩子,於是孩子就會出現哭鬧不止,要吃冰糕、冷飲。

可是,每次吃完的結果就是拉肚子,之後就會出現發燒感冒的現象。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脾胃受到的了侵害,出現了積食,影響到孩子的腸胃對於食物的消化,就會出現腹瀉。

積食的情況嚴重後,孩子的抵抗能力就會減弱,從而出現發燒感冒的現象。

家長這3種

孩子積食後會有4種表現:

1、舌苔較厚

對於已經出現積食的孩子來說,舌苔較厚,甚至已經形成了粉苔。

然而,從苔的薄厚程度可以看出孩子積食的程度,若舌苔粘膜不算厚,就是積滯的程度,若孩子的舌苔厚黃,就說明積食已經嚴重。

家長這3種

2、口臭

食物堆積在孩子的腸胃道後,久久排洩不出去就會發酵。

而發酵後的氣味就會隨著呼吸排洩出去,從而孩子呼出來的氣體就會有一股子酸臭味。

特別是對於嬰兒來說,特別容易積食,此方法很好識別,家長多加註意。

家長這3種

3、大便黏膩

大便是人體代謝後的廢棄之物,當脾胃出現問題後,大便也會出現變化。

對於脾虛溼氣重的孩子來說,會出現大便黏膩、稀溏,每次上廁所的時候都會粘在馬桶上,衝不下去。

對於脾虛積食的孩子來說,會出現食物堆積在腸胃,食物乾燥,便秘拉不出去的現象。

家長這3種

4、睡覺流口水

睡眠可以看出小孩心肝經的情況。

小孩子的生理特徵是心肝常有餘,脾常不足。

當食物積滯時,淤而化熱之後,就會導致心肝經燒起來,孩子會變得比較暴躁、睡眠不好。脾虛的小孩積食時會表現為"昏睡露睛",即睡覺時閉不上眼瞼。

家長這3種

家長這3種"壞習慣",是引發寶寶積食的"元兇",勸你趕緊改正

1、飲食過度

孩子積食最大的因素就是吃的太多,然而,許多父母怕寶寶的營養跟不上,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就會盲目的給孩子投食。

除了每天一日三餐,還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劑,這樣做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還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導致積食,最終影響發育。

家長這3種

2、飲食不均衡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得胖一點,覺得胖乎乎的好,就會給孩子吃許多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減少了對於水果蔬菜的攝取。

長期飲食不均衡,就會降低孩子腸胃道蠕動的能力,慢慢的就會出現積食。

因此,對於孩子的飲食來說,不要只吃單一的類目,一定要多範圍涉及。

家長這3種

3、錯誤的進食方式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很難做到專心致志。

一般都是邊玩邊吃,這個時候大人就會強行喂孩子,用很快的速度往孩子的嘴裡填,就想讓孩子多吃一點。

還有就是放縱孩子玩耍,吃一頓飯需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進食方式,經常這樣做會影響到孩子的腸胃道,誘發積食的出現。

家長這3種

調理孩子的積食,需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就是需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可以強迫孩子飯,如果孩子已經提出拒絕的信號,此時就需要注意,應該給孩子換一種食物。

但是,一定要飲食均衡,把他喜歡的食物作為獎勵,讓他把不喜歡的吃了,再給他喜歡吃的。

另外,不要給孩子準備過多的零食,經常吃零食孩子就會不好好吃主食,這樣無疑給腸胃增加量負擔。

家長這3種

其次,許多家長在看護孩子的時候會非常的懶惰,把孩子放在一邊,讓他自己看動畫片或者玩手機,這樣做只會降低孩子腸胃道蠕動的能力。因此,平時在看護孩子的時候,可以領著孩子多走走,運動一下。

最後,當孩子出現輕微積食時,家長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如:將手指放在肚子上,按照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按摩,持續按摩30分鐘左右,如果孩子出現排氣情況是最好的。

家長這3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