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3种"坏习惯",是引发宝宝积食的"加速器",很多人却不知道

孩子一到夏季就不好好吃饭,一来天气燥热,二来脾胃"受伤"。

天气较为炎热,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承受不住更何况是孩子,于是孩子就会出现哭闹不止,要吃冰糕、冷饮。

可是,每次吃完的结果就是拉肚子,之后就会出现发烧感冒的现象。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脾胃受到的了侵害,出现了积食,影响到孩子的肠胃对于食物的消化,就会出现腹泻。

积食的情况严重后,孩子的抵抗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出现发烧感冒的现象。

家长这3种

孩子积食后会有4种表现:

1、舌苔较厚

对于已经出现积食的孩子来说,舌苔较厚,甚至已经形成了粉苔。

然而,从苔的薄厚程度可以看出孩子积食的程度,若舌苔粘膜不算厚,就是积滞的程度,若孩子的舌苔厚黄,就说明积食已经严重。

家长这3种

2、口臭

食物堆积在孩子的肠胃道后,久久排泄不出去就会发酵。

而发酵后的气味就会随着呼吸排泄出去,从而孩子呼出来的气体就会有一股子酸臭味。

特别是对于婴儿来说,特别容易积食,此方法很好识别,家长多加注意。

家长这3种

3、大便黏腻

大便是人体代谢后的废弃之物,当脾胃出现问题后,大便也会出现变化。

对于脾虚湿气重的孩子来说,会出现大便黏腻、稀溏,每次上厕所的时候都会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

对于脾虚积食的孩子来说,会出现食物堆积在肠胃,食物干燥,便秘拉不出去的现象。

家长这3种

4、睡觉流口水

睡眠可以看出小孩心肝经的情况。

小孩子的生理特征是心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当食物积滞时,淤而化热之后,就会导致心肝经烧起来,孩子会变得比较暴躁、睡眠不好。脾虚的小孩积食时会表现为"昏睡露睛",即睡觉时闭不上眼睑。

家长这3种

家长这3种"坏习惯",是引发宝宝积食的"元凶",劝你赶紧改正

1、饮食过度

孩子积食最大的因素就是吃的太多,然而,许多父母怕宝宝的营养跟不上,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就会盲目的给孩子投食。

除了每天一日三餐,还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剂,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导致积食,最终影响发育。

家长这3种

2、饮食不均衡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胖一点,觉得胖乎乎的好,就会给孩子吃许多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减少了对于水果蔬菜的摄取。

长期饮食不均衡,就会降低孩子肠胃道蠕动的能力,慢慢的就会出现积食。

因此,对于孩子的饮食来说,不要只吃单一的类目,一定要多范围涉及。

家长这3种

3、错误的进食方式

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很难做到专心致志。

一般都是边玩边吃,这个时候大人就会强行喂孩子,用很快的速度往孩子的嘴里填,就想让孩子多吃一点。

还有就是放纵孩子玩耍,吃一顿饭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进食方式,经常这样做会影响到孩子的肠胃道,诱发积食的出现。

家长这3种

调理孩子的积食,需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就是需要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不可以强迫孩子饭,如果孩子已经提出拒绝的信号,此时就需要注意,应该给孩子换一种食物。

但是,一定要饮食均衡,把他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励,让他把不喜欢的吃了,再给他喜欢吃的。

另外,不要给孩子准备过多的零食,经常吃零食孩子就会不好好吃主食,这样无疑给肠胃增加量负担。

家长这3种

其次,许多家长在看护孩子的时候会非常的懒惰,把孩子放在一边,让他自己看动画片或者玩手机,这样做只会降低孩子肠胃道蠕动的能力。因此,平时在看护孩子的时候,可以领着孩子多走走,运动一下。

最后,当孩子出现轻微积食时,家长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如:将手指放在肚子上,按照顺时针36次,逆时针9次按摩,持续按摩3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出现排气情况是最好的。

家长这3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