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週末回家看爸媽

郭之雨


散文:週末回家看爸媽


車窗外,八月的風,穿過路邊藤蔓,無數葉片翻騰,爾後聽到大片田野,譁——那綠,海浪樣,愈發深邃。

我想要的,無非是,每個週末,即使下雨,也會開上車,慢慢靠近我的家園。

多少個朝朝,多少個暮暮,也不及此刻我的心情。而時間又是不緊不慢,媽媽恰好站在門首,眺望著門口這條水泥路的盡頭。

媽媽很有耐心,等我下車,等我抬腳走,才問:“倆孩子呢?”我說補課呢!爸爸突然站到我面前,突然開口說:“你也該補補腦了。”我說你要不高興我就走,爸爸黑乎一張長臉,大聲說:“你敢”?

此時,媽媽卻是笑著的。

在爸媽看來,無論怎樣,這是一週裡最美好的時光,我何嘗不是?

爸媽住的地方,是六間房的老宅,因為就我和妹兩個女兒,翻蓋新房時,只蓋了三間,另外三間空宅,被爸爸梳理成一畦畦平整的菜地,菜地春夏秋三季花事不斷。只一眼,那些紅紅綠綠的菜蔬,就被人喜歡的不行。

爸爸先讓我看他種的名叫荷花令的仙人掌類,扁平細長的莖頂端頂著一朵碩大的花苞,還是上個禮拜天看見的那個一朵小火焰樣的花苞,以為早開過了,卻長到這麼大,遲遲不開。媽媽惋惜地說長了這麼長時間的苞,花就開一天。爸爸說等開花時我給你打電話。爸爸又說,荷花令開的應該像荷花。

然後爸爸又讓我去看他引以自豪的茄子,紫莖,墨綠的幾片葉子,植株不大,卻有好幾棵都垂著一顆紫色的長茄子,一直垂到了地上,鮮嫩水靈。兩畦土豆也很旺盛,每棵下面的土都被拱起個包,可以想象一堆小土豆正在下面幹啥。豆角黃瓜生菜綠豆小蔥韭菜山藥南瓜的秧,已經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的長到了合適的大小,在它們身上,時間的贈予最明顯也最快捷。

我和爸爸在菜園轉悠的空當兒,房頂上已是炊煙裊裊,房裡有氣有電,但媽媽更喜歡燒大鍋睡土炕。

魚頭湯小火慢燉,片老豆腐於內,看它們在水花裡毫無遮掩地熱烈。知道我來,昨天地裡擇了一兜毛豆,也順便蒸上吧。

我摘了兩顆青椒,拽開燒火的媽媽,放到灶堂裡烤,到焦軟,蘸著自制的黃豆醬,肆意妄為的草木清香在肺腑裡蔓延,頓覺人生之樂,莫過田園美妙,這種馨香,自小在齒舌間縈繞,砸吧砸吧嘴,都是家的味道。

媽媽恨食,做了那麼多,吃的這麼少,媽媽沒說話,爸爸開口了,“一句老話,吃不了兜著走,下次不是四口一起來,你也別再來。”

這是爸爸說的話嗎?確實是。

爸媽從去年開始種果樹,有柿子核桃花椒山楂等,其中一棵柿子樹上長滿了小柿子。長這麼大第一次看見綠色的小柿子,它們也是第一次看見我,所以彼此都很興奮,都覺得對方就長這個樣子啊?

爸爸說等以後種不動菜了,這裡就改成果園了。我沒回頭看爸爸,但我知道,時間正在分分秒秒的分離著我們所有人。

光陰不會為誰停留,我也不會讓光陰白白來過,我今天在爸媽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裡汲取溫暖,假如爸媽永遠不老,我就有足夠的時間,享受許多這樣的天天。


作者簡介:

郭之雨,魯迅文學院第一期學員,曾有文集《情到深處人靜思》出版,又有長篇《活棺材》問世。《作家前線》簽約作家。首屆《才子》杯全國徵文小說類獎項獲得者。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學”平臺上同期閱讀量較高優質稿件,將被達州廣播電視報刊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特別說明:來稿嚴禁抄襲,作者投稿時,須在文首標明“原創文章,文責自負”字樣。如不是原創稿件一律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