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合作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2670平方公里的热土是18个民族、10多万人共同生活的家园,是“城市中的草原,草原中的城市”,如果说九色甘南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那么羚城合作就是内地通往藏区的第一驿站,也是历史上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合作南连川西大草原,北接省会兰州市,距兰州226公里,兰合高速、国道213线、省道306线贯穿境内,夏河机场距市区47公里,随着西成铁路、兰合铁路的开工建设,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近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无垃圾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机遇,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深入持续推进城乡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旅游环境更加优化。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旅游业态多样

城区北郊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仅有的一座堡式宗教建筑,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其内置的佛像雕塑、唐卡、壁画等藏传佛教文物极具宗教特色;民族风情浓郁的当周草原、境内巍峨壮观的阿尼念卿山、林叠峰转的勒秀洮河风景区、风光旖旎的美仁草原、扑朔迷离的岗岔溶洞等自然景观开发前景广阔。合作周边的著名景点景区众多,形成紧密相连的旅游线路,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高原石林则岔、魅力明珠尕海湖;东方小瑞士郎木寺镇、五彩卓尼大峪沟、山水冶力关;玛曲天下黄河第一弯、迭部扎尕那、舟曲拉尕山和四川九寨沟、青海年保玉则等精品景区环绕周边。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这里民俗文化绚丽,风土人情多姿

虽然羚城合作建市仅有短短的22年,但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各族人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孕育了绚丽的文化,滋养着厚重的人文。传统的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民族运动会与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久负盛名的南木特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已成为羚城一张特有的人文名片。每年举办的自行车赛、藏模大赛、蕃巴秀服饰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处处展现着不一样的色彩,时时感受不一样的风情。2019年,我们精心承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系列活动,圆满完成了“一会一节”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了甘南藏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了新的“甘肃速度”。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产业投资多元

合作市是以牧业为主的高原城市,是甘南州农畜产品集散中心,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牦牛乳都”。发展的主导产业有以牦牛、犏牛繁育、奶牛养殖和牦牛、藏羊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畜牧业;以藏中药材、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羊肚菌种植为主的高原特色种植业;藏传佛教历史悠久、草原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旅游业;金、铜等绿色环保矿产业;医疗保健养生的传统藏学医药业;聚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商贸流通业。同时,我们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景城产一体化建设,重点打造了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建成了以甘南文旅会展中心、华羚牦牛乳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和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景区,初步实现以“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新形态。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这里服务体系健全,配套设施完善

全市现有各类宾馆饭店125家,总床位数12000多张,农牧(藏)家乐和旅游点60余家,旅行社7家,旅游购物点10余处,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通过加大对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宾馆饭店、农牧家乐、旅行社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了观景台、旅游厕所、自驾车营地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我们还重点打造了情景相随、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实现了城市所有建筑亮化美化全覆盖,独特的视觉体验让人耳目一新。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自今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作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相关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暂停文旅活动场所,防控疫情蔓延;对星级酒店入住登记旅客开展了详细摸排,落实严密管控措施;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冲在一线,组织在职党员志愿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文艺工作者结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创作并录制了抗疫歌曲《重逢在羚城希望的春天》并在相关媒体发布;汇聚爱心力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及全市各文旅企业为疫情防控一线捐款捐物,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情减缓后, 合作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举,根据省、州、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合作市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引导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文化旅游部门陆续复工复产;启动“一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俄合拉旅游标杆村和新寺、博拉、新集、南畔等9个旅游专业村在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后已陆续进行开工建设,按照县级领导包抓机制,每个建设项目都明确了责任单位、主抓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以便及时配合协调督促项目建设工作;联合甘南州摄影家协会举办 “大美羚城” 照片征集活动,力求全方位展现合作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貌。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疫”尽甘来 走进羚城


接下来,合作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开放”的总体要求,精准有序恢复文化旅游市场,统筹做好全市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疫情防控和复工开放准备工作,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展现 “大美羚城·高原明珠”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