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15年了,終於說話了

農村工作可以說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所有的政策和工作全部在農村進行落實。農村的矛盾也是非常多的,儘管農村的矛盾是村民內部之間的矛盾,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爭地邊子”一樣的事情。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曾經土地的確是農民生存的,依賴的最基本的保障資源,因為只有土地生產出糧食才能夠保障農民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40多年,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使得農民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因此,在農村爭地邊子的事情時有發生,儘管現在糧食價格低迷,種地不賺錢,可是那些老農民對土地是非常有感情的,可以說是寸土不讓。

春風化雨:15年了,終於說話了

圖片:政法委副書記袁輝、主任李方春化解地邊糾紛

臨沭縣玉山鎮村民周某與其二叔之間的爭地邊子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2005年周某與其二叔因為地邊界石的問題大打出手,從此兩家置親情不顧,結果造成了關係惡化。即便是春節兩家也不登門拜年,前後經過多少次調解也沒有成功,而且矛盾還有愈演愈烈態勢,引起村裡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增加。

近日,玉山鎮聯合縣政法委網格下沉,與村幹部主動的聯繫化解這次矛盾。村幹部為了化解這次因為地邊子的事情鬧得家庭不團結,看到鎮縣有關部門親自入村給予化解這些村民之間糾紛的事情,認識到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也不是小事情。

村幹部與周某進行調地,把自己的地與周某進行調換,避免兩家再次種地出現的尷尬,使得兩家能夠各退一步,化干戈為玉帛。村幹部關鍵時刻發揮黨員精神,顧大局。

村民周某握著縣領導的手激動地說:“真沒想到俺和俺二叔還能搭腔說話。”這句話雖然說的簡單,但透露出了這15年當中,因為地邊子的事情沒有說話,淡薄了兩家子的親情關係的遺憾。周某表示甚至想到了死都不可能與二叔有往來的事情,非常感謝領導處理,認識到了親情比地邊更重要,血濃於水。

春風化雨:15年了,終於說話了

圖片:村網格員協調爭地邊子糾紛

近期,玉山鎮實行了春風化雨行動,化解農村存在的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問題,大大提高了農村的和諧度。依託鄉村治理新體系,多渠道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網格員、鄉村幹部、司法協理員、人民調解員等多種力量,運用社會矛盾糾紛多方聯動化解機制,共同化解矛盾糾紛。截至目前玉山鎮通過多方聯動機制,已化解矛盾糾紛45起,大大提高了轄區居民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增加了社會的和諧氛圍。

原創:張奎/凌宗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