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民單純靠種地,一年能淨賺20萬,是吹牛還是真事?

目前,在農村種糧食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從種植糧食的農民情況看,多數都是一些60後、70後的農民,80後很少,根本看不到90後在種地,原因很簡單,種地對年輕人來講沒有吸引力,不僅僅是賺錢少的問題,主要是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不好,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離開了農村。

東北農民單純靠種地,一年能淨賺20萬,是吹牛還是真事?

關於種地賺不賺錢的問題,這個是很難確定的回答,應該說做農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做好了賺錢,做不好也會賠錢,用老百姓的兩句話來說,你就明白了,一句是“360行,行行出狀元”,另一句是“做哪行都有打魚的,也有混水兒的”。說了半天,種地到底賺不賺錢呢?下面和你分享兩個事例,你就會明白了。

東北農民單純靠種地,一年能淨賺20萬,是吹牛還是真事?

事例一:我有個小學同學,也是個70後,最近幾年,他包了本村的、外村的好多外出打農民的土地,一共大約有750多畝,主要搞玉米和水稻種植,據他講,2019年,300多畝地水稻產了33萬斤水稻,是1.31元賣的,賣了43萬多塊錢,去了租地18萬,生產投資14萬多,一共純掙11萬塊錢。而另外400多畝玉米,一畝地去掉地租錢和生產成本錢,一畝地純賺230元,種玉米一共賺了9萬塊錢,這樣整個一年的種地收入達到20萬元。

東北農民單純靠種地,一年能淨賺20萬,是吹牛還是真事?

事例二:在我們村裡有個種地能手,姓王,今年40多歲,今年也是這包地、那包地,一共有300多畝地,今年全部種的玉米,其中有200左右畝地的玉米收成還不錯,一畝地能掙個250塊錢左右,可是有100畝地由於先用的品種成熟期偏長,再加上秋天氣溫低,還總下雨,成熟度不好,產量低,一畝地只產了800來斤,質量也差,這8萬多斤玉米5毛多錢賣的,不夠本錢,只夠租地錢(一畝地400元),一畝地賠了300塊錢,總體算下帳,一年到頭種了300多畝地,加上玉米補貼(每畝30元,一共將近1萬元),只賺了3萬多塊錢。

東北農民單純靠種地,一年能淨賺20萬,是吹牛還是真事?

看到這裡你就應該瞭解了,當前農民種地賺不賺錢,說實在的,如果在管理上做不到位,忙活了一年,即使種300畝地的收入也只有3萬多塊錢,如果種的地再少一些呢?還不如出去打工準帳,現在外出打工,一年至少也能賺個3萬、5萬的。

來源鄉村曉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