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再無非法電魚捕鳥者,府河溼地的鳥兒暢享自由空間

疫情期間再無非法電魚捕鳥者,府河溼地的鳥兒暢享自由空間

楚天都市報4月17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葉明)“吹面不寒楊柳風”,風裡已然帶來了清新的泥土氣息。記者從武漢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了解到,隨著疫情向好,青頭潛鴨巡護隊的成員們,又將踏上守護之旅。

巡護遇阻

一月中旬,一年中候鳥越冬的高峰期已然到來,塘邊、河灘、田地裡不計其數的各色候鳥讓令人眼花繚亂。這群愛鳥、護鳥的青頭潛鴨巡護隊,在愛我百湖工作組的帶領下,頂著料峭的春寒,腳步始終沒有停歇,對溼地內的青頭潛鴨再次展開了巡護行動。此時的大家還在相互打趣什麼時候放假休息,該不該多準備點醃臘年貨。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武漢“封城”後,愛我百湖管理員逐一聯絡了隊伍的巡護員,諮詢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所有巡護員均平安無事,憂的是兩名巡護員被封閉在村子裡不能外出了;而另外三名巡護員則困在塘邊不能回家——好在塘邊生活物資充足,可以保證基本生活無憂,但巡護地塊也有一半暫時無人看護了。

調皮的大雁

之後,被困在家中的巡護隊員們,定期接收困守塘邊巡護員的工作信息,這也成為封城期間難得的開心時光。同時也伴隨著各種“羨慕嫉妒恨”:畢竟2個月不能出家門的人,對於郊區、曠野早已有了無限嚮往。

2月初的一天,一名巡護員焦急地告訴巡護隊員,她塘裡的大雁都不見了,往年是趕都趕不走,在塘埂上留下成堆的糞便。

兩天後她又來電,大雁回來了,從外面一群群回來的。過兩天,據說大雁又飛外面去了,然後也許當天回來過夜,也許隔天回來過夜……這樣的情形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3月底大部分雁群開始北遷並徹底消失。

疫情期間再無非法電魚捕鳥者,府河溼地的鳥兒暢享自由空間

意外來客

封城期間人員流動被最大程度的限制,不僅使得非法電魚、捕鳥事件未再出現,還意外的給府河溼地的鳥兒空出來大片自由的空間。

巡護隊員們在家根據衛星地圖分析,應該是隨著人員活動近乎絕跡,這些大雁飛到周邊的麥田、河灘覓食。發現無人打擾,乾脆就不再回老地方過夜了,還可以節省體力。

直到偶爾有人員活動又驚擾它們,才回到傳統的過夜塘堰裡。只是外面的食物既多又好,哪怕就是遛彎的地方大點也舒服啊,於是睡了一覺後它們就又飛去廣闊天地了。

大約來來回回的挺愜意,連逃逸的黑天鵝都跟著小天鵝,跑到巡護區來了。

巡護逐漸恢復

雖然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但復工復產已經開始,城市也按下重啟鍵。

3月初,困在家中的巡護員也回到了巡護地塊。大家保持著對疫情的警惕,依舊堅持著巡護。

轉眼櫻花也落了。巡護員說“鴨娃”們開始成雙成對分散活動了,巡護員們又將踏上守護之路。

疫情期間再無非法電魚捕鳥者,府河溼地的鳥兒暢享自由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