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那些勇敢與愛

內容摘要:提起在鄂州、在武漢的經歷,至今許多醫護人員仍然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們和全國醫護人員一道,來過,戰鬥過,守護過,在這裡度過了最不一樣的春天……

記者 查必芳

我在鄂州開救護車

2月15日,鄂州下起了大雪。

在鄂州市緊急救援機動部隊駐地,身著三級防護即將出發運送病人的吳定紅有點擔憂,不是害怕被感染,而是擔心這天氣霧濛濛的,道路能見度降低,戴著護目鏡駕駛,視線十分差。

中午12點,吳定紅和來自凱里的沈師傅,做好一切準備後,駕駛一輛負壓救護車出發轉運新冠肺炎病人,這是他們到達鄂州後的第一次任務。

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包裹得嚴嚴實實坐進駕駛室,感覺轉個身都很笨重。這天,冒著雨雪,靠著導航,按照鄂州急救中心的調度,吳定紅和沈師傅開著救護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一直忙到晚上8點多,運送了27名病人。

八九個小時連軸轉,兩位師傅沒顧上吃飯,連廁所都沒上,直到回到駐地,按流程做完車輛消毒殺菌、個人防護,才吃上晚飯。“上廁所!那會浪費防護服。反正就是憋起嘛,用紙尿褲!”

吳定紅是黔西南州中醫院駕駛員,來鄂州很突然。2月11日,正在縣裡辦事情的他接到單位電話,徵求是否願意隨貴州省醫療隊赴鄂州支援,並且要求立即出發,吳定紅一口就答應了。單位安排人把救護車開到興仁東站,吳定紅接過救護車直接出發奔往貴陽。

2月12日下午5點,開著滿載醫護物資的救護車,吳定紅和2名護師從貴陽出發,夜宿銅仁,13日一早出發,到達鄂州已是下午5點。按照2人一組執行轉運任務,吳定紅和沈師傅成了搭檔。

枕戈待旦,是抗疫最前沿救護車駕駛員的常態。

24小時待命,不管什麼時間,接到指令立即出發。每當救護車駛入小區,許多市民透過窗戶,真誠地向吳定紅豎起大拇指,說“好樣的”“謝謝你們”時,恨不得把救護車開得再快一些,再快一些。“開救護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速度快就可以多跑幾趟,就可以多轉運幾位病人。”

2月24日,貴州省調配的一輛新負壓救護車抵鄂,吳定紅開始了一個人駕駛負壓救護車轉運病人的征程。

多少個夜晚,一個人疾馳在空曠的大街,吳定紅心裡很不是滋味;多少次,看見救護車上憂心顧慮的病人,吳定紅落下了眼淚……“我只是一名司機,比起醫生,我能做的太少了!希望他們能早點痊癒,和親人團聚。”

每天重複著不斷運送病人、接送醫護人員的工作,運送物資自己就是搬運工,跑武漢、跑南昌接送醫護人員,有時十幾個小時待在車上,吃飯隨機在點上解決,困了累了,在車上眯一會兒,有的夜晚直接睡在車上……

“最怕出太陽,因為不能開車窗、開空調,氣溫一高,在救護車裡就像蒸桑拿,有的時候都感覺透不過氣了……但看到一個個病人出院,喜訊不斷傳來時大家的歡呼,也會流出高興的淚水,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我們就離勝利越來越近。”

時間一天天過去,鄂州,已在吳定紅腦海裡定格成一張清晰的地圖。“鄂州的大街小巷,跑熟了!”深深嵌入腦海的,還有鄂州市民那深夜的熱飯、溫暖的問候……

一個半月時間,吳定紅在鄂州行程5000餘公里,運送病人近230人,這數據並不包含臨時去往武漢等地接送醫護人員和運送物資等。

38歲的吳定紅有兩個小孩,每當和家裡人通電話時,他總是說:“不用擔心,我會健健康康回去的,等著吧。”

在貴州省捐贈的物資中,吳定紅駕駛的負壓救護車留在了鄂州,做完移交手續,3月27日,吳定紅駕駛那輛他從黔西南開過來的救護車,滿載各種物資緩緩開出駐地。

春暖情深,黔鄂相連。來時陰霾重重的鄂州,這一天繁花滿城。直到這一刻,吳定紅才覺得要仔細地看看這座戰鬥過的城市。

“您為鄂州拼過命,我們永遠感謝您!”有市民走出家門,熱烈鼓掌,大聲祝福;沿途民警佇立,敬禮,敬英雄,敬貴人……吳定紅眼眶紅了,想起過往的點點滴滴,戰鬥的日日夜夜,流著淚駛出鄂州:“祝福鄂州,祝福市民!我在這裡和你們共同戰鬥過,值了!”

千里走單騎,不同的是,這是完成任務後返回家鄉的路,心情,是激動,更是自豪。

銘記!那些勇敢與愛

我們編入了華西重症醫療隊

這是一支能和死神“搶命”的團隊。

在武漢前線,他們帶著危重患者穿越“生死線”,全力以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打造了科學有效的救治模式,提高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彰顯了醫療衛生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這支隊伍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

貴州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冊亨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李春正、呼吸內科執業醫師黃貴朝,此行最大的收穫,就是光榮地編入華西重症救治醫療隊。

獲悉編入華西重症救治醫療隊,李春正、黃貴朝既激動,又擔憂。李春正說:“編入這麼牛的團隊,說實話,我擔心,怕工作做不好,給我們冊亨丟臉。”

華西重症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依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分成綠、黃、紅3個區域進行救治,紅區是非常危重病症,黃區是從紅區過渡到綠區的人群,綠區是輕症病人。李春正、黃貴朝編入東院23病區,這裡主要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重症患者。

“要做好可能被感染的心理準備,要是我們都不上了,又該誰上?”

“風險就實實在在地擺在眼前,因為我們是醫務人員,我們必須選擇勇敢面對。”

華西重症醫療隊每一名隊員的勇敢,身先士卒,李春正、黃貴朝看在眼裡,感動在心上。

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模式,5G遠程會診,床旁24小時不間斷密切監視……華西醫療隊員超負荷緊張工作,帶著危重患者穿越“生死線”,不斷換來重症患者生存力最大限度提升,其高超的醫術,嚴謹的態度,向難而行堅持到最後一個病人出院的決心,李春正、黃貴朝親歷、見證,時時被感動著。

一個多月的緊張戰鬥,有苦有累,但收穫更多。華西醫療團隊對危重病人實施的精準化管理,使李春正、黃貴朝醫技得到提升。

黃貴朝感慨:“華西醫生對重症患者的診治,他們從神經系統到心血管系統,再到分泌系統,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地分析討論,每天對比指標,對病人入院以來的每個時間段進行分析,經過總結,再製作出當天的治療方案。華西醫療隊尤其每天查房時間都會很長,而且每次查房都會很仔細,有時會針對一個問題討論得十分激烈,最終形成診療方案。”

“和高手在一起,使我們進步更快。”和優秀的人們在一起,有樣學樣,汲取能量。當一個個危重病人逐漸好轉並痊癒出院,得到病患家屬的點贊和好評,李春正、黃貴朝感到成就感、榮譽感倍增。

銘記!那些勇敢與愛

記下你們的名字

一封感謝信,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流傳——

貴州省安龍縣人民醫院宋明麗天使:

武漢戰“疫”全國人民萬眾一心,貴州救援隊白衣天使們逆向而行馳援江城。你是方艙最美的風景,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感染區穿梭,帶著溫暖的笑容為病患們治療,忍著巨大的壓力適應新生活,每天看著你忙碌除了感動還有敬意。

我們雖看不清你的模樣卻知道你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護目鏡下你的眼神給予了大家戰勝病魔的勇氣。感謝你遠離家鄉奔赴戰“疫”前線的勇氣,感謝你面對病毒毫不退縮堅守戰場的勇敢。請你保護好自己和我們一起迎接勝利,平安返黔與親人團聚。

我們會記住你,武漢會記住你,中國會記住你!

2月18日,陽光透過玻璃灑進方艙醫院走廊,讀著25區48號房全體病友簽下名字的感謝信,宋明麗告訴自己不能哭,一哭護目鏡就花了……

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代表病友執筆的熊先生說,宋明麗護士是千千萬萬援鄂醫護人員的代表,我們想通過她,對所有不遠千里來幫助我們的醫療隊表示感謝。

2月19日,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住院的患者小馮,在給興義市人民醫院護理師王永豔的感謝信中寫到:“危難中你逆流而上,是偉大的英雄,你將我們患者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要,將心比心的善良令人動容,也因為你,在這座方方正正的抗疫堡壘裡,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

“謝謝你們把苦、累、淚留給自己,把樂、安、康送給我們……”一封封感謝信,令人淚目。由於疫情防控需要,許多感謝信沒能帶回來,但醫護人員們把感謝信拍了照片,會“永遠保存”。

一瓣心香,餘韻猶長。在抗疫最前沿,他們被別人感動,也感動著自己的英勇。

2月15日,黔西南州中醫院48歲的副主任護師阮潔鴻,看到抗疫醫療隊員名單裡自己名字那一刻,“我就覺得這半輩子真的是值了!”

作為一名高年資、技術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她幾次遞交了請戰書,先是被抽派到貴陽將軍山醫院工作近十天,然後作為貴州省第五批醫療隊員馳援武漢江漢方艙醫院。

國家有需,義無反顧,果斷出擊。這位高齡護師壯心不已,與年輕護士們一起,共同戰“疫”。

3月19日,是貴州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到武漢的“滿月”日,第二天,他們將乘機從武漢返回貴陽。

冊亨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毛明梅說:“已經出門43天了,想當初瞞著爸媽奔赴武漢抗疫,如今平安凱旋。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地抱抱媽媽,然後說‘老媽,我回來了,我想吃紅燒肉’,想對我的姑姑說‘姑姑,我要吃麻辣牛肉火鍋’,特別特別想對我的另一半說‘老公,做飯洗碗你包了吧!’”

困境中相攜相守的感情彌足珍貴,我們更加懂得珍惜感恩。

4月3日,闊別家鄉一個半月的興仁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龍華,在代表興仁市6名出征醫護人員做了發言後,現場向同在興仁市醫院普外科工作的女朋友劉畢英求婚成功。

劉畢英說:“龍華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務,這樣的男人有擔當、可靠,能嫁給他,是我一生的幸福!”在場的人們歡呼雀躍,為這對情侶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

日夜奮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爭鋒,用大愛溫暖整座城,這是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歷,永生難忘!那些在戰場上的勇敢和愛,值得銘記!

3月25日,撤離武漢已經7天的興義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匡中國,收到一幅武漢攝影師為他拍攝的照片,還有一張武漢大學盛開的櫻花照片。

這是3月7日的自己,頭戴防護帽,手舉一張寫著來源地、批次、姓名的紙牌,看著照片,匡中國熱淚盈眶。

匡中國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換成了這張櫻花照。他說,武漢是他戰鬥過的地方,他應該守護那片土地上最美好的風景,讓它更加絢麗。

“天使”“方艙最美的風景”……鄂州、武漢會記住你,我們會記住你!

如今,河邊枝頭,春天已經如約而至;城市角落,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街頭巷尾,人間煙火漸漸升騰……

花開正好,你與春歸,讓我們,記下你們的名字——

銘記!那些勇敢與愛

黔西南州參加省援鄂醫療隊及省醫療隊隊員名單

●第一批:黔西南州人民醫院熊方、羅天榮、戴緣、付正萍、盧遠松、張體江;興義市人民醫院張恩莉、張飛、石華、謝平、李洪豔。

●第二批: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吳金融;興義市人民醫院王永豔;黔西南州中醫院毛豔、餘麗;興仁市人民醫院龍華;安龍縣人民醫院宋明麗;貞豐縣人民醫院張文倫;普安縣人民醫院李冰;冊亨縣人民醫院韋麗;望謨縣人民醫院羅文豔;晴隆縣人民醫院曾洪梅。

●第三批:黔西南州人民醫院李本祥、黃富娟、黃成凱、蒲海豔、王興豔、賀芳;興義市人民醫院郭薇、劉啟富、陳金鳳、王文霞;黔西南州中醫院吳定紅。

●第五批:黔西南州中醫院阮潔鴻;貞豐縣人民醫院熊萬銀。

●第七批: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周穎;興義市人民醫院匡中國、劉莉;興仁市人民醫院劉詩榛、周丹、李亞、雷國鳳;晴隆縣人民醫院張光敏、毛曉霞、唐林海;安龍縣人民醫院李福華、馮嘉、趙建蘭、楊永楨;普安縣人民醫院郭家江、張丹;冊亨縣人民醫院毛明梅。

●第八批:貞豐縣人民醫院賀福;冊亨縣人民醫院李春正、黃貴朝。

●第九批:黔西南州人民醫院朱友韋、趙應、張學傑、魏芳、周琢秀、王顯剛、謝琪、李瑩瑩;興仁市人民醫院瞿龍連;貞豐縣人民醫院陳波。

●赴省醫療隊:黔西南州人民醫院李敬、王定媚、範春、王天昌、盛忠燕;興義市人民醫院林雪、吳增華;黔西南州中醫院王榮建、劉曄;興仁市人民醫院李紹芳;普安縣人民醫院黃維彩、景麟;安龍縣人民醫院羅祖燕;望謨縣人民醫院蒙品藥。

●黔西南州人民醫院江波、陳大祥。

銘記!那些勇敢與愛

【後記】

從1月27日黔西南首批11名醫護人員出征支援湖北,到我州陸續派遣參與援鄂的7批共65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任務勝利凱旋,我和許許多多關注他們的人一樣,一直關注著他們的動態。

黔西南州醫護人員援鄂記事系列,原本策劃寫幾篇從不同角度反映隊員風采的稿件,可是在之五結束時,我發現其實還可以再寫系列之六七八甚至更多。因為,越是和這群可親可敬的醫護人員交流,尤其是有的醫護人員在凱旋、休整後,再重啟一線的記憶時,他們的感受和之前相比有了更深的領悟,這令我更加敬佩他們。

提起在鄂州、在武漢的經歷,至今許多醫護人員仍然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們和全國醫護人員一道,來過,戰鬥過,守護過,在這裡度過了最不一樣的春天。那些戰鬥的日子裡,他們的愛與奉獻,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匯入武漢、鄂州,匯入抗擊疫情的巨大洪流。

花開正好,你與春歸。

有醫護人員說“最遺憾,在鄂州沒有好好照一張工作狀態的照片”“太忙了!想過,結果工作完成了,回來了”。

然而,他們知道,過去近兩個月的經歷,那些在最前沿為武漢、鄂州人民帶去溫暖的點滴,英勇奮戰為抗擊新冠肺炎貢獻力量的時刻,已經深深嵌入腦海,融入血脈,成為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會在回憶中堅強,在感悟中成長,會更成熟更理性更熱愛,熱愛生命,熱愛家鄉,熱愛這塊土地。

我愧疚自己的筆力,不足以展現這動人的、感人的畫卷。但是我和許許多多人一樣感謝他們,讓我在這其中,獲得了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收穫。

感謝黔西南州衛健局、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黔西南州中醫院、興義市人民醫院、興仁市人民醫院、安龍縣人民醫院、貞豐縣人民醫院、晴隆縣人民醫院、普安縣人民醫院、冊亨縣人民醫院、望謨縣人民醫院,在採寫過程提供了了許多資料,以及在此過程中提供許多素材的人們。

致敬所有戰鬥在抗疫一線的人們!

(責任編輯 趙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