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去年的最佳國片是誰?


很多影迷的答案都會是:春江水暖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FIRST影展的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擊敗的是我很喜歡的《平原上的夏洛克》。


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單元的閉幕電影,被參映單元的主席盛讚為“從未見過”的華語片。


電影傳言定檔數次,從暑假等到落雪,都無疾而終,再加上疫情影響,最終還是錯失了院線,選擇線上播出。


對於這部美如畫卷、中遠景很多,且一點都不悶的詩畫電影,確實是一個遺憾。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電影的故事,簡單中透著複雜,平淡中道出了恢弘,是一部娓娓道來的普通人家族史詩。


何謂普通人的史詩?我認為是三點:正視他們的普通,理解他們的困頓,詩化他們的感受。


故事的群像主角,是杭州富春的一家三代。


老太太有四個兒子,他們各有家庭,人到中年,關係或遠或近,各有不同煩惱。


老太太在大壽之日中風入院,失智痴呆,出院後由四個兒子輪番照顧。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電影就是以這個南方城市的四季變遷為時間軸,書寫大家庭裡的中國式親情糾葛。


大哥和大嫂開飯店,日子過的不錯,但掙得的辛苦錢,大哥在內廚掌勺,油光滿面,大嫂在外收銀,面對各色人等。


二弟和二嫂則是住在船上的漁戶,孤獨而隔絕,木訥而沉默。


三弟混世魔王,孑然一身,瀟灑敗類,被鄙夷,也被羨慕。


老小大齡未婚,寡言少語,不緊不慢,悠然自得。


淫雨初夏裡,失智的老太太被老小從醫院裡揹回家,需要人全程照顧,這份辛苦只能交給大嫂。


四兄弟在各自的煙火生活裡繼續,小一輩的煩惱和父母一輩的困頓也交織在一起,只有老太太在丟失了記憶的同時,也丟失了所有的煩惱,她聽不見下人的抱怨,在盛夏的熱風中悠然自得。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電影並不是在一味歌頌親情,我們一度能看到一個年輕導演對中國式親情的反思,“沒有房子不能嫁”的父母,逼問“你一個月掙多錢”的準岳父,走投無路才來投靠哥哥的老三,處處都是拎不清的濃密親情。



“所謂一家人,就是你為我活,我為你活,真是吃力。”


可最終,導演沒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批判或反思,他很快表露出理解和體諒。


老二對大哥說,我沒有地方照顧媽,就辛苦你和大嫂了,保姆的錢就我來出。

混賬的三弟偷偷回來說,阿媽該輪到我照顧了。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片子還有一些兩代人思想隔閡的討論,導演也沒有過分去渲染這種撕裂,而是通過一些奇妙的設定,試圖為觀眾化解這種撕裂,比如,家族裡的孩子,雖然跟父母存在溝通屏障,但卻跟失智的奶奶成為了“自己人”。


有一些人不喜歡孫女顧喜的戲份,覺得她跟其他的素人表演相比,顯得過於舞臺化。但我卻是喜歡的,作為一個年輕人,身上有這種脫離了泥土的“幻想感”並不過分,更何況她是話劇社出身,以及“我們都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


而我尤其喜歡,她對著神遊狀態的奶奶說,“奶奶,我喜歡上了一個人。”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這個有些浪漫的設定,其實是導演掩飾不住的溫熱善意。


對,這個平凡故事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誠的善意。這種善意,不是去美化、拔高親情,不是去規避中國式親情裡那些失去分寸的地方,這種善意是,各自退後一步,少說一句,以沉默代替回答,多去看看這水這山,這座劇變的城市。


電影看完,多少會讓人想起小津安二郎和楊德昌,但相比於楊德昌毒辣精準的群像描寫和小津對家庭秩序裡的灰色觀察,導演顧曉剛並沒有那樣的力道,他無意去剖析家庭關係,而是選擇把人物集體丟置到更大的環境中,讓觀眾自己去理解和消化。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所以,《春江水暖》裡,山、水、樹、街道都不僅是作為人物的陪襯出現,而是成為隱藏的主角,不是環境在註解人物,而是人物在註解環境。


從初夏到開春,短短一年,這個大家庭裡,多了人,也少了人。春風如昨,剩下的人,和去年今日相比之變化,也只可意會無法言說了。


是啊,人會變老逝去,唯有那沉穩默然的山水樹木,一直停頓在那裡,以深情的目光,注視著變遷中渺小的人們。


當然要來說說電影裡的長鏡頭。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很多人說像賈樟柯,技法上或許有類似,最像的是那個渺小的人注視著轟然坍塌的高樓的鏡頭。但整體而言,顧曉剛長鏡頭裡的情緒和賈樟柯是相反的,後者是困惑、孤獨和不安,而前者則是溫順、貼合及悠揚。


相同的是,對故鄉小城的深沉的愛。


鏡頭裡的四季變化,我最喜歡冬天落雪的鏡頭,素白安靜的城市,點綴著跳躍的紅,隱約的綠,還有高高隆起的肚皮。


顧喜推著紅圍巾的奶奶,在江邊安靜地看雪,寒枝料峭,灰船駛離,意境全都出來了。


沒能上映的最佳國片


最動人的,大約是電影最終的情緒落點,不是一種濃烈的悲憫,也不是一味失落的哀愁,而是一聲帶著風聲雨聲的輕輕喟嘆,歲月悄然劇變,我們身處其中之人,雖然渺小,也會留下一抹自以為是的痕跡吧,那風記不住我,但我曾經記住了風聲,那四季變化不由我,但我老去死去的過程,也成為了這四季變遷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我在長夜裡被這種情緒深深撫慰。


電影時長150分鐘,看完卻捨不得關閉字幕。恨不得即刻啟程去杭州,住進那江南水鄉的清雅惆悵裡。


最後,據說電影裡的角色都是由導演顧曉剛的親人本色出演,不知道那間“黃金大酒店”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是,下次去杭州,一定要去見一見,嘗一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