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前言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托弗·諾蘭)這部科幻題材力作《Tenet》(信條,2020)在距離上部6年後,又趕上疫情剛剛穩定,姍姍來遲終於上映了。這部Sci-Fi電影目前在IMDb科幻類型熱度第一,專業度和硬核程度拉滿,除了幾句擔心觀眾因對影片所涉及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難以消化,硬來的解釋之外個人認為幾乎完美。然而這部挑戰觀眾學歷的影片加入了幾段「尷尬」、「生硬」的感情戲,很多人認為本片不如上一部同類型的《Interstellar》(星際穿越,2014)更能直接通過表演和鏡頭更觸動人心。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Black Hole 《Interstellar》

問題在於,觀影人的知識儲備是否能夠跟得上諾蘭的這部科幻片電影的設定?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反派名字Andrei Sator來自於Sator Square

認知

這部影片對於物理方面的嚴謹態度其實是超出我想象的,劇本如同他的上一部星際探險科幻電影《Interstellar》一樣,交給了Kip Thorne(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檢閱科學性是否合理、嚴謹。這位物理學家也是已逝著名天體/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Stephen William Hawking的好友之一,所以這部影片在理論物理方面的展示至少是相對合理、完善的。但我認為目前《Tenet》還暫時無法超越Stanley Kubrick的《2001: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1968)的深度,畢竟後者更多的是關於人類科技發展對生命本質的哲學思考,而這部影片更多的是讓大家反思科學技術的對目前人類生存的影響。影片劇本最大的問題是如果你只是對:熵(熱力學第二定律)、祖父悖論之類各種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等物理知識/假說沒有真正意義的理解,那麼你只要明白這所有的一切都讓諾蘭以時間反演(time reverse/T-symmetry or time reversal symmetry,量子力學術語中稱為T對稱或時間反演對稱)作為本片的主題並通過一系列精美、富有質感的畫面通過IMAX攝影機展現給你。這部電影精妙之處在於時間反演無法證實主要原因是種種原因之下你無法觀測/操作/驗證這個過程,就如同你的知識匱乏造成無法理解片中很多劇情的,因為本片的大部分設定都是根據現實中的物理學、量子力學和各類宏觀、微觀現象而通過銀幕展現出來。

換句話說,看不懂或者覺得Bug滿天飛是你對科學知識的寬廣度、深度和主觀認知的問題,而不是影片本身的問題。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Maxwell's Demon - Newton's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時空

諾蘭的時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Inception》(盜夢空間,2010)用各種奇思妙想的震撼畫面包裝的商業大片,對於時間描述通過每層夢境放大20倍並有同步性(上層夢境中不穩定下層夢境坍塌)的顛覆性設定做了一次大膽而又成功的創新。《Interstellar》中通過攝影機將蟲洞穿越、自轉黑洞和更具像化/可視五維空間(Tesseract)用鏡頭展現了出來,並把時間也許並非線性等狹義相對論及其他物理知識塞進一部商業影片中。這一部影片更是通過一系列專業而有晦澀難懂的大面積物理、數學知識將更多影迷拒之門外,很多片中所謂bug和劇情漏洞基本上都是導演Christopher Nolan和Kip Thorne教授為了讓觀眾不會因為知識不足引起的困惑做的一些視覺上的“修正”。而這次關於時空三部曲的終章,如同Batman三部曲的最後一部《The Dark Knight Rises》中一樣大展手腳,露出“本來面目”。不盲從主流故事概念,不顧及“大多數”觀眾的體驗、意見,將超級英雄影片來了一次徹底創新,也獲得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這一次,Christopher Nolan再次在電影行業/Sci-Fi類型上做了前所未有的創新。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Inception》

科學

如同Werner Heisenberg在1927年提出的Uncertainty principle(不確定性原理)一樣,因果定律的描述引申到哲學層面上來說:如果確切掌握現在的全部信息(information),就可以預見未來。但根據剛才提到的不確定性原理,也正是主角前半部做了所有努力都無法改善現狀的原因。後半部相當於霍金用物理終極理論M-theory(M理論,一種string theory(弦理論,理論物理分支之一))把目前主流物理學中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大基礎理論矛盾通過數學方式統一,有望徹底改變人們對時間、空間和物質構成的全新認識。不過,M理論僅建立在數學計算層面,暫時無法通過實驗證明。通常來說科幻片分兩種,一種是理論方面幾乎無懈可擊,但影片品質卻很難讓普通觀眾滿意;另一種是有非常完善全面的劇情邏輯和故事線(例如漫威宇宙系列),卻在科學嚴謹性方面經不起推敲。

但Christopher Nolan通過全程IMAX攝影機拍攝和為追求極致真實質感使用的大量實景拍攝以及極度精良的音效、配樂,讓觀眾的體驗超越了感官層面的深度沉浸。ps:這次的配樂並非諾蘭御用的老牌配樂大師Hans Zimmer(漢斯·季默),而是憑藉《黑豹》勇奪奧斯卡/格萊美兩項頂級原創配樂大獎的瑞典配樂師Ludwig G ö ransson。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M-theory

隨想

在看完、看懂整部電影,理解大部分劇情的來龍去脈後,如果還認為臺詞生硬、感情戲尷尬的話我只能形容為:您的觀影體驗也許就像追不上Zeno神龜的Achilles吧。當然,一部電影的體驗如同導演拍攝時的一樣具有強烈的主觀感,一千個觀影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諾蘭在科幻類型外表下,卻每次都能包含一次最簡單、最大份的愛,也是我這次寫本文的原因之一。前言中說這部電影目前無法超越《2001:A space odyssey》的原因是,1968年的這部科幻片中的眾多設計、場景和道具如今都變成了現實。當年拍攝這部影片時,他的道具組來自於宇航工程學、火箭設計學以及天體物理學等各類專家。簡單羅列幾個:


  • 當年因Apollo 11登月之後的照片跟電影中實在太像導致接下來半個世紀以來對當時登月行動真實性的質疑;
  • 電影中的航天飛機Orion III與10年後NASA的Space Shuttle Enterprise(企業號航天飛機)造型相似度,都不知道該說誰像誰……
  • 電影中Dr. Heywood R. Floyd通過聲紋解鎖HAL9000跟現在的微信、銀行聲紋解鎖技術原理幾乎一樣,而真正的聲紋識別的研發直到本世紀才正式商用化;
  • 人臉識別與現在的Face ID技術及其他人臉識別技術;
  • “Open the pod bay door, Hal"這裡的Pod與Discovery One的聯繫,啟蒙了Vinnie Chieco(為iPod起名字的舊金山獨立文案策劃人)。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2001:A space odyssey

直到今天,眾多導演都對Stanley Kubrick的影片經典橋段、場景作出各種形式的致敬。可以說庫導對於藝術、科學、哲學的追求,深深影響了接下來2個時代的科幻片大神Steven Spielberg、James Cameron和Christopher Nolan。諾導對於影片細節、質感的追求,像極了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之神」。這部影片對於諾導來說,可能也算是對此係列三部曲的一個總結,同時也預示他下一輪創作週期的已經開始。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本想詳盡解釋片中的一些知識點、理論、猜想和其他物理知識,但又怕表達不清楚影響科學的客觀性,不好班門弄斧。希望喜歡此類型的影迷能理解我文中表達深意,如有冒犯(因觀點不一致)一定要在評論裡表達,我將必定全力以赴積極對線。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諾蘭無腦吹/非理智粉上

這次的萬達imax影票是通過京東Plus會員領取的19.9元特價門票權益,但結算時價格變成了18.9元(無法享受雲閃付滿19.9元-9.9元優惠)略有遺憾。但18.9元看IMAX已經很划算了,有其他魔都平價IMAX路子的小夥伴一定介紹一下!

星際穿越中的墨菲同款卡其野戰機械腕錶也來自漢密爾頓,這個品牌已“深耕”影視行業80餘年。從1932年的前編電影《Shanghai Express》到1968年的科幻鉅作《2001:A Space Odyssey》今年的《TENET》,眾多知名導演都曾找過他們量身定製各類腕錶、座鐘作為電影道具使用。音樂界天王巨星Elvis Presley(貓王)也跟漢密爾頓結下了不解之緣,推出了上世紀60年代的全球第一款電能驅動手錶—Ventura。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Hamilton Ventura

作為「科學神教」資深教徒,本不想在科幻片影評上翻車。但這次的觀影體驗讓我忍不住想跟值友們分享,莫名激發了我對這方面內容的創作熱情。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以後還是儘量多創作更擅長的,關於生命意義相關的內容——肉類食品科普吧。

喜歡的小夥伴點個贊,另請肉食愛好者關注我瞭解更多肉類生鮮相關選購經驗、知識。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電影《TENET》(信條)與諾蘭的科幻史詩

暗號:寶塔鎮河妖



以下部分有廣告嫌疑,但我確實覺得這牌子是電影迷應該會喜歡的那種(買得起的)機械錶。

關於道具

影片中的重要道具——同款漢米爾頓自動機械手錶(H10自動機芯)也同步上市了!(但想吐槽的是,不帶電影中那個紅藍LED時間顯示沒了靈魂呀)。紅色指針版將在京東發售,而藍色指針版在天貓發售。京東頁面下方可以領取滿1000-30優惠券,天貓有兩張實體影票贈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