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在農村的時候,村裡有很多無人認領的野狗,大多數是

黃狗,就是中華田園犬。看起來是很可憐的,寒冬裡也只能在街上倒泔水的地方找些食物過活。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有一年出門,不知怎麼的,跟回來一隻黃狗,四體勤健,體態輕盈。原本不欲養之,但看實在可憐,餵了幾次,便留在院子裡。


起初有點不喜歡,但到後來,出入門庭,殷勤相隨,時日久了便也頗為愛憐。到後來,親自為其築起窩棚,也算苦盡甘來,由一條野犬變成了家犬。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我們都不知道他之前的遭遇,雖然在我家住下來,出入都跟隨在後,儼然也將我家人視作主人,但想要撫摸玩耍的時候,他總會警惕地跑開。


我在家時,因有一日三餐親自餵養的情分,故此可以偶爾撫摸,除我以外無論是誰,都不能碰一下。


這裡附近有一些人以偷狗、殺狗為業,諸多無家可歸的野狗們今日還在流浪,明日就可能消失無蹤;我們都知道是被抓走謀殺,或者現時今日正在成為盤中餐。當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些人作業大多數趁著月黑風高,絕不敢白晝裡明目張膽,否則絕對會被人抓住一番惡懲。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但是,世人好利,多貪多殺,狗肉消費不絕,偷狗不止。我的這隻狗狗大概在變成住家犬之後,逃過了許多次暗夜的追殺。有一天早晨醒來,狗狗被壓斷了一條腿。後來雖然好了,但是走路只能用三條腿了。


我以前只叫他狗狗,後來我開始叫他三條。但幸運的是,三條傷好了以後,依舊健碩,只不過缺一條腿的的確確讓他在走街竄巷的地盤鬥爭中失去了一些力量,但好歹,附近的鄰居家的狗都是被拴起來的,所以他依舊是附近巷子裡的老大。


我後來每次回家,他都會第一個跑過來接我。每次離家,他也是送我最遠的。我現在還記著他跟在我後面搖尾巴的樣子。我覺得,他肯定是記得我隨手餵飯之恩。狗至如此,人何以堪。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後來又一次我回家的時候,沒有看見三條跑過來接我。我莫名覺得可能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爸爸果然告訴我說,三條丟了。我猜測可能是被那些人抓走了。


新近,又有一條黃狗想留宿,我忍著沒有餵食,怕以後遇到什麼不測,到時只徒增傷感。奶奶住在我家後面,有一天她告訴我,有一條黃狗悄悄住在院子裡了。


去歲新冬第一場大雪的時候生了小崽。寒夜凍死一條,剩下一條被發現,於是奶奶給她們娘倆鋪了棉被在以前的狗窩裡。奶奶年紀大了,有時候心無餘力,告訴我爸爸說讓把小狗送人。他告訴我說,沒有人想要一條狗了。但凡喜歡狗的,都有了狗了,不願意再養一條。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我知道有一個認識的愛狗如命的,家裡養著幾十條大狗小狗,我說,不若給了他去。我爸說,人家不會要這種黃狗。我以為那人愛狗的,多一條有什麼區別。後來那人果然拒絕。說是這種土狗沒有會要的。他家養的都是什麼馬犬,杜賓犬,牧羊犬,鬥牛犬。以前藏獒火的時候,還有好幾只藏獒,但是現在不知道哪裡去了,我也沒有問。我現在知道他絕不是什麼號稱的愛狗之人了。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有人說,這種黃狗土狗,是低等狗,沒有人養的。但私以為狗的品種的高低貴賤都是人分出來的,某一種高貴的狗,也絕對有低賤的時候。就像藏獒,貴的時候數百萬的也有,到現在我知道的,送人都沒有要的了,說是吃得太多!要是真愛狗,那裡分什麼高低貴賤呢!說狗有高低貴賤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說那是狗的品種的問題,就是有的狗好,有的不好。


可是,那人呢?人也分品種。有白人,黃人,黑人,還有棕色人。那是不是某一個時候白人貴了,其他人中就可以胡亂扔掉殺掉?等黃人、黑人貴了,白人也可以做垃圾一樣處理?人們說,可不是怎地?以前的時候,黑人可不是就被當做奴隸當做低賤的黃狗一樣的處理嗎?我不知道該說什麼話了。因為這是實話。黃種人也有過這樣的日子啊。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這些人說黃狗低賤,卻不知道在中國,黃犬歷史悠久,為良犬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犬種之一,被稱為國犬。


《禮記》裡就形容狗乃“至陽之畜”,認為這類狗的血液可以辟邪除惡,秦朝時還有將狗血塗在門上去除不詳的風俗。


周朝時期,專門設置“犬人”一職,就專管養狗以用來祭祀,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漢朝時期,“狗監”一職專職飼養皇家犬類,若是“雞鳴狗吠”便是天下太平,若是“雞犬相聞”便是無為而治,田園之樂。


宋代蘇軾說: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裡的黃便是黃犬,又中華田園犬。可見在古代,黃犬不僅能當獵犬,還是貴族官宦喜歡的寵物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這也充分說明,在至少在秦代,黃犬作為優良的獵犬便開始在達官貴族之間流傳了。還因李斯這件事,產生了“東門黃犬”這個成語。


晉朝陸機養了一條黃犬,名為黃耳,曾為陸機傳送書信。據《晉書》記載,陸機客居京師,很久未見家信,就對黃犬說:“汝能賚書取消息否?”“犬搖尾作聲以應”,機即寫家信,封於竹筒中,寄犬頸下,“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故此後世以黃犬為信使的別稱。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宋秦觀《別程公闢給事》詩:“裘敝黑貂霜正急,書傳黃犬歲將窮。”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黃犬音乖。”


明單本《蕉帕記·備聘》:“佳兆託紅鴛,好信憑黃犬。”


由此觀之,黃犬不僅具有忠誠勇猛的性格,還具有豐滿的文化符號。在後世很多小說作品中,都將其作為配角出現,稱作大黃。概十分憐愛的稱呼,類家人也。


時至今日,黃犬地位如此,實在是讓人唏噓,那些看似愛狗者,也不過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以前見過藏獒數百萬一條的,但沒幾年,又見它們成了無人問津之物,據說那些曾經愛死了藏獒的人,一夕之間變臉,將自己的愛犬拋棄,說什麼吃得多,費錢,昔日的香餑餑一夕之間連流浪狗都不如,被棄之如敝履。

黃狗賤?中國國犬地位何以至此?


又聽說要出臺一條禁狗令,城市養狗需要繳費,當然最終證明並非真實,但由此引發了一大波所謂的愛狗人士棄犬潮。一夕之間,昔日在主人無比愛憐之下的狗狗們成了喪家之犬,流浪在街頭巷角。


此類種種,概人之心難測,喜惡存乎一心,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犬類命運在人的喜歡和厭惡之間上下顛簸,何其悲矣。人之心,不可測呼,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何以解惑?久思不解,若有見解,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