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版“絕知棄辯”還是通行版“絕聖棄智”?通行版為何離譜錯訛

《文始·道德經》屬於“術”的版塊的第十九章: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孳。三言以為辨,不足,或命之、或處是。視素保樸,少私須谷[yóu]

我們先來看前三句,“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孳。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

知: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是有區別的。“”字比“”字多了一個“”字,什麼意思?那個“”字,其實是“”,白色的“

”。智慧的“”字在甲骨文和金文裡,是從。也就是說原本的智慧的“智”字,比知道的“”字多了兩個偏旁,一個是黑白的“”,一個是盈虧的“”字。,是太陽昇起發出光芒的意思,所以白字的本義是明亮。代表的是天道的陽升。

,是“”字下面一個折。“”字,上面一橫代表“”,下面這一橫代表“”,“地”下面再加一個折,代表的是地道的陰降。

由此,我們可以說,白代表陽,虧代表陰。智慧的“

”字的意思就變成了“知陰陽”。所以,古人在解釋“智”字意思的時候說:“智者,知陰陽也”,“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時至而行,順機而動”,這才是智慧的“智”。智者是近乎聖人的,是近乎道的。老子只反對一知半解、片面的“知”,而不反對基於陰陽辯證法的“智”的。


辯:就是爭辯,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這種爭辯。

絕知棄辯”就是說,要丟棄片面的知,放棄沒必要的一己之見的爭論。

一個東北人和一個江南人爭論如何種稻米,誰對誰錯?氣候不一樣、土壤不一樣、水質不一樣,稻米的種植技術怎能一樣?如果非得定出來誰對誰錯,推廣到全國,結果會怎樣?那肯定會出問題的!

所以老子建議統治者要“絕知棄辯”,不要搞那種閉門造車式的、自以為智慧的拍腦袋決策;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民眾;不要束縛甚至是引導民眾。而是應該讓老百姓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生產和生活,這樣民眾的行為才是符合自然的,也就是合乎道的。只有這種“道法自然”,才能真正實現“民利百倍”。這就是老子的“亡為”思想,不折騰,放任老百姓自主發展。咱們國家打破計劃經濟,實行市場經濟,也是基於這個思想。

流行版這一句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意思是要滅絕聖人、丟掉智慧。其中“絕聖”一詞,這簡直是太離譜的一個錯訛了。因為但凡我們能通讀一遍《道德經》的話,我們就發現老子反覆在強調“聖人如何如何”“聖人之治如何如何”,怎麼可能出現“絕聖”這種思想呢?


那麼,這一句“絕知棄辯,民利百倍”,老子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這還是道家“從其俗”思想的進一步延伸。是說統治者不要搞主觀的統一規劃,要讓老百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生產生活,讓人們自主、自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絕知棄辯”就是建議統治者不要輕信那些個一知半解、只知片面、不知陰陽機變的所謂“智者”之言,在政策上搖擺不定,反覆折騰。其實,他們這些所謂的“智者”是不“智”的,僅僅是“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懂陰陽機變的。

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因為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最終演變成了保守派和變法派的黨爭。他們各有一套理論說辭,都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對的,這就是所謂的“知”。於是雙方就爭論不休,互不相讓,這就是所謂的“辯”。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的“知”和“辯”,就造成了宋朝統治者無所適從,在保守派和變法派之間搖擺不定,一會兒支持變法派、一會兒支持保守派,翻來覆去地折騰,老百姓是苦不堪言。我們說,與時俱進、順應時勢的變法改革是好的,但如果統治者把握不好,使其演變成了毫無意義的“知、辯”,甚至是不同利益集團的黨爭,那反而是貽害無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