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婚姻犹如空壳,十多年没有性生活;

在人情淡漠的社会里拥有着另一半,但妻子却是个“人形录音机”和“行走的监视器”;

“抱着她如同抱着一个有关节的木头人”;

温斯顿将同房描述为对党的献祭;

无性婚姻却因为对党忠诚的义务而必须有孩子;

在而立之年遇到妙龄少女却被生生拆散;

以为遇到兄弟会的同僚,实际上却将自己打入党的地牢。


于是,

憎恨被殴打成了归顺

反抗被折磨成了臣服



极权世界统治者的“万金油”—— 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温斯顿被捕后备受折磨,几乎没有文学作品将“折磨”刻画的如此让人战栗。但是让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奥布莱恩平静地说道:

“我们不会因为异端分子抗拒我们就毁灭他,只要他抗拒一天,我们就让他活一天。我们要改造他,控制他的思想,使他变成另一个人。我们要涤荡他心中的一切邪念和幻觉,将他争取到我们这一边,不是表面上,而是实实在在、全心全意地站到我们这一边。在我们杀死他之前,我们会让他彻底变成我们的人。我们不能容许这世界上存在任何一个错误的思想,不管它多么隐蔽与无力而完全不会惹来麻烦。即使在犯人死时候,我们也不容许他有任何偏离轨道的思想。”

在极权统治的世界,精神酷刑远胜肉体折磨,因为精神摧毁让改变这个社会变得异常艰难。

提到反乌托邦类型的文学作品,《美丽新世界》和《1984》常常被同时提及,直观来看,《1984》比《美丽新世界》的故事性更强。

两部作品主人公的结局有很大差异,同样是无法对抗对抗极权统治,一个因不堪其扰而结束生命;另一个因丧失斗志而臣服于老大哥。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带着异样的悲情色彩,让我描述的话就是“死也不会给你个痛快”,绝望且压抑,变态又扭曲,甚至在最初有可能成为英雄的人也会跪在地上求饶,宛如扼住脖颈、让人窒息。

这一点在《动物农场》里面也有体现,伴随着雪球出走、拳师之死,动物农场的口号从“四条腿好”变成了“两条腿好”,统治者的手法之高明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毁灭精神、摧残斗志,让反对的声音找不到立锥之地。作为读者,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如果说这是反抗者的失败,那就无法否认这是统治者的“成功”,消灭异己的肉体只是表面功夫,进化后的当权者将对民众精神世界的统治视为第一要务,因为相比短暂的剥夺生命,毁灭精神更为深刻持久。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世界里,统治者惯用的方式是,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不论是《1984》里的电幕和奥布莱恩,还是《动物庄园》里的尖嗓,最高统治者在这些语言型政治选手的辅助下,让形成独立人格这件事难入如登天。



乔治奥威尔的创作血脉——不幸的力量

我不认为乔治奥威尔,以及他笔下的温斯顿是失败者,我也不认为他们是英雄,我认为他们是斗士,他们有力量,他们拥有遗憾的力量,不幸的的力量,悲惨的力量。

小说《缅甸岁月》记录了乔治奥威尔的良心让他把殖民地的人当人看,但却不被理解;

《贫民收容所》中记录了他同情无知愚昧的流浪者,同情他们终日哀叹却无力改变的空虚,奥威尔说:“让一个精神空虚的人终日无所事事,就像将狗困在木桶里一样残忍。”

他深知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希望他们得到顶层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他自己却是个局外人,不属于任何一方,这种尴尬的身份让他注定孤独无助,被流放在主流之外,无法与任何一方达成沟通,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满是反抗失败的痕迹。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奥威尔评论卓别林说:“他表现出了普通人身上一种浓缩的精华,一种对人类尊严犹存的根深蒂固的信仰。”

他自己明明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呐!

1944年12月他在给《致〈党人评论〉》写了信,信中说:“如果非要我指出英国人在战争中最令我震惊的行为是什么,那我就应该指出一点,那就是对一切都缺少反应。在面对可怕的危险和可贵的政治机遇时,人们仍然保持着无动于衷的态度。”

他用“悲惨的归宿”给每个人物画上句点,用极端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他目睹过太多像他笔下的温斯顿一样失败的底层人物,所以他不希望民众继续冷漠麻木,对痛苦和不公毫无触感。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沃尔黑斯(RichardJ.Voorhees)曾在《充满悖论的奥威尔》一书中这样评价乔治·奥威尔:

“奥威尔应该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矛盾的英国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奥威尔却履遇知识界的批评与排斥。尽管他是有名的政治小说家却对政治又怀有恐惧。他是成功的宣传者却又时时提醒人们保持清醒,警惧政治偏见。他相信社会主义却又坚定地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其作品中,他痛恨社会暴力,他却参加了西班牙战争且险些失去生命。”

乔治奥威尔不是一个对对社会持着消极悲观态度的作家,他热爱这个世界,所以希望有所改变,那些悲剧故事并不是悲剧本身,我们应该感受到的是悲剧背后的道德的力量。



《1984》的现实意义——危机感

王小波说:“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

乔治奥威尔虽然意在讽刺前苏联,但是《1984》中刻画的画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也有出现。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1984》刻画的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但是这不代表它没有现实意义。

如果让我给这本书找到一个现实意义,我会说,危机感。

读完《1984》很压抑,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直观感受。

现代人经常吐槽这个社会浮躁、虚伪、时不时出现谎言和欺骗,乔治奥威尔满嘴大实话,却让我们感到窒息。

是因为反抗者失败了吗?

是因为男女主人公没有一起走到最后吗?

都不是,是我们的信仰失在乔治奥威尔笔下失败了。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我们是现代人,我们确实讨厌谎言和假象,但是在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我们拥护“欲望”和“情感”,渴望“爱人”和“被爱”,而乔治奥威尔的作品解释了我们的这些信仰在极权世界失败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你说极权不存在?思想极权只是换了存在的方式。

我们常常说某某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某某新闻明显是舆论导向,谁谁的说法是女权主义,等等,精神统治一直都在,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里蠢蠢欲动,这个社会的阶级性从来不曾消失。

而我们之所以还能够相对畅所欲言,是因为力量制衡,因为当出现某种导向的时候,我们还有权力和能力去给它一个反作用力。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世界:谎言先于真相,失智先于思考


但是,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我们的力量太小,控制不住过去,也控制不了现在,如果人人都变成传达他人思想观点的传声筒,那么精神统治就在降临。

保持危机感,保持思考的能力和表达的权利,形成独立的人格是我们目前应该努力去做的。

以上文字为原创内容,图片源自网络,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