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銳財經·一手抓防疫 一手促發展(47))-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

“中國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銳財經·一手抓防疫 一手促發展(47))

本報記者 邱海峰

海關總署4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指出,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必然會對中國外貿出口造成衝擊,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開始逐步顯現,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容低估。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將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進出口降幅有所收窄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雖然下降了6.4%,但降幅較前2個月明顯收窄3.1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有所回升。”李魁文在4月1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說。

3月進出口有所好轉。隨著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前期因延期復工積壓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3月份當月,全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從旬度看,3月中旬、下旬連續兩旬進出口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進口則增長2.4%。貿易平衡由前2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內需推動進口表現較好。一季度,中國進口值下降0.7%,其中3月份進口增長2.4%。特別是在肉類、食糖等進口增長的帶動下,一季度消費品進口增長13%;而生產原材料,比如煤、原油、金屬礦砂、集成電路進口值分別增長23.8%、8.3%、6.8%和13.1%。“隨著國內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復,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為創造全球總需求作出貢獻。”李魁文說。

一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2%,高出中國外貿增速9.6個百分點,佔比達到31.4%,比重超過三成。李魁文指出,儘管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整體呈下降態勢,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成為中國外貿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業態增長較快

外貿有所回升,發展質量也繼續提高。

李魁文指出,一季度,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業自主發展能力的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3.94萬億元,下降5.7%,降幅小於總體。一般貿易進出口佔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60%,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

“同時,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繼續保持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增長較快。其中,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34.7%,市場採購方式出口增長50.9%。”李魁文說。

一季度,中國對疫情形勢嚴峻的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下降10.4%、18.3%;對疫情形勢相對緩和的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下降8.1%和5.7%,其中3月份分別增長4.3%和3.4%;對東盟進出口逆勢增長6.1%,東盟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李魁文指出,中西部地區進出口表現相對較好,民營企業進出口降幅小、比重提升。一季度,東部地區外貿進出口5.28萬億元,下降7.5%,但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04萬億元,只下降2.1%,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7個百分點,達到15.9%;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下降2%,比整體降幅小了4.4個百分點,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1.9個百分點,呈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3月份,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5%,成為帶動當月外貿好轉的主要力量。”李魁文表示。

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疫情之下,外貿政策措施如何發力?

李魁文指出,近期,各地各部門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穩定外貿發展的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逐步打通國際運輸通道,穩定供應鏈產業鏈。海關總署也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取得了成效。

簡化通關作業流程。截至目前,從簡從速為8945家企業在線辦結註冊備案手續;簽發進口食品相關動植物檢疫許可證2768份,用時縮短了37.4%。對進出口防疫物資開闢綠色通道,實現“零延時”通關。

降低企業通關費用。對受疫情影響未及時報關的進口貨物減免滯報金,延長彙總徵稅報關單電子支付時限,已惠及1569家企業,涉及稅款164億元,佔同期彙總徵稅應繳稅款的40%。延長稅款繳納期限,目前惠及106家企業,涉及稅款6.4億元,佔同期櫃檯支付應繳稅款的26%。

支持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推進全球維修和再製造業務在綜合保稅區內全面落地實施;支持發展勢頭較好的中西部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支持跨境電商售後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企業設立退換貨中心,完善跨境電商退貨監管,解決跨境電商B2B出口海外倉貨物退貨難問題。

李魁文表示,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困難加大。海關總署將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努力穩定外貿基本盤,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