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人最讲究的两个字就是“道”和“德”。道有“道法自然”,“天道合一”,讲人和自然的关系,在阴阳变化中,能找到自己的人,便是得道之人。德有“厚德载物”,“玄德”,“德”是讲人和人相处的关系的,与人相处,要以”心”为底,”一”心一意,如此便可”四”方安泰,”十”全十美。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可是你知道“德”字在书法中是怎么写的吗?

大家在观赏书法作品或临帖的时候,应该都有所发现,这里的“德”字基本都是没有横的。这是为什么呢?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图/“德”字依次为钟繇、王羲之、智永、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说到“德”字中少一横的写法,这还要追溯到周代,在周代青铜器《麦彝》中,“德”字“双人旁”的半边,只写个“四”字,上无“十”下无“一”无“心”。

到了西周晚期,我们可以从《毛公鼎》中看出,其写法已与后代的写法相近,但“德”字中间无一横。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图/先秦“德”字

从先秦延续到唐初,我们依然可以在各种大篆、小篆、竹简、帛书以及汉隶中看到,“德”字中间无一横的的书写方法。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但也有“德”字多一横的始作俑者,比如东晋王羲之,颜真卿的楷书也偶有横画。

甚至到今天,清华大学的校训石刻,北京全聚德的店招,都延用了无一横的“德”字写法。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德字中间多写一横,东晋王羲之为始作俑者?


那“德”字少一横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写法呢?虽然说现在已经规范了“德”字的写法,但是在书法中,有无一横都是可以的。但是在日常书写中,还是规范着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