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文/無塵

2009年德雲社的封箱演出上,郭德綱問了臺上眾位相聲演員一個尖銳的問題:“德雲社給多少錢才能不走?”

曹雲金說:“給多少錢都幹,不給錢您缺錢我給貼。”

何雲偉說:“金子和我想法一樣,給不給照演,您一天給我一百萬人民幣我演,不給錢我也演!”

2010年8月,何雲偉退出德雲社,同年11月,曹雲金退出德雲社。

好一個豪情萬丈師徒情深,可最後偏偏就是這當年被老郭稱為“愛徒曹雲金,兒徒何雲偉”的二位,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德雲社,也離開了郭德綱。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粉絲:這樣的曹雲金,終究是不會有了

有粉絲說,曹雲金早已經不是十年前的金子了。

當年的曹雲金,可以說是德雲社的一大門面之一,舞臺上的他上躥下跳但卻條理清晰,亂中有序,節奏也掌握得極好。

他雖然與郭德綱在身材和體型上完全是相反的兩個面,但以前的他卻也真有郭德綱的範兒。

不過,有不少人認為,曹雲金是在學老郭說相聲,而不是在學相聲。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老郭的《揭瓦》和金子的《山西家信》,風格極像,塑造的記憶點也讓觀眾念念不忘,但是,《揭瓦》只是老郭無數作品中的一小塊磚瓦,而《山西家信》卻已經是曹雲金的巔峰了。

相聲演員最忌諱的便是沉不下來,細看如今德雲社的幾位門面,如今都在慢慢沉澱,因為不沉,是難成大器的。

但是出走後的曹雲金卻越來越“瘋”,始終沉不下來,想維持當年的臉面,卻又沒了當年的心氣,不少粉絲都稱他成了個上了年紀的“老混混”。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打一個比方,德雲社就好比是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有超一流的老師,也有不同於普通班的學習氛圍,曹雲金原是這班上的尖子生。

但出了這個環境後,剛開始他與常人相比還有些資本,但慢慢地總吃老本,最終也只能泯為眾人。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擺不正自己的位置,誰也留不住

也正是因為當年曹雲金的心氣太高,高到沒人再能管得住他,所以德雲社也留不住他,他也不可能不走。

站在今天的角度往回看,不免有些事後諸葛亮的意味,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曹雲金確實聰明,得了老郭的真傳,但他也確實過於急功近利了。

“德雲社好比一桌菜,郭德綱、于謙是水煮魚是主菜,其他人是花生米是涼拌菜,人家是來吃水煮魚的,順帶著吃些開胃菜罷了,可沒有誰會為了這涼拌菜專門上你這兒吃飯。”

這些話,話粗理不粗,在臺上,郭德綱于謙是臺柱子,是招牌,在臺下,老郭是整個德雲社的人脈資源掌控者,這些年輕的孩子如今能有這樣高的人氣,能紅得發紫,多半都是因為德雲社有了郭德綱這樣的招牌。

張雲雷、郭麒麟便是正面例子,而曹雲金、何雲偉便是那自以為是的,沒有擺正自己位置的“涼拌菜”。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

曹雲金、何雲偉是郭德綱早期的徒弟,而曹雲金卻是身份最特殊的一位。

如今的郭德綱有一代宗師範兒,早年的他卻滿身江湖氣。

曹雲金16歲起便隨郭德綱學藝,隨著早年的郭德綱過著北漂生活,可以說老郭早年的種種“不堪”幾乎全部暴露在了曹雲金的眼前。

正是因為如此,再加上曹雲金的心氣兒過高,後期與郭德綱之間喪失了信任,所以他很難和如今的小辮兒張雲雷一般,視郭如父。

另一方面來說,早年的曹雲金正是因為太像郭德綱,同老郭一樣都是控制型的人格,他也不會允許自己被壓制,所以他跳槽單幹似乎是遲早的事。

細看如今德雲社有些名氣的角兒,大多性子偏軟,張雲雷、岳雲鵬、孟鶴堂皆是如此,臺上瘋癲但是臺下柔和。

而曹雲金不同,野心太大,心氣太高。

這樣的性格,就決定了他非走不可。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如果曹雲金沒走,德雲社會更上一層樓嗎?

如果當年曹雲金沒有叛師也沒走,如今可能已經成了郭德綱旗下最大的角兒,但也可能成了德雲社最大的危機。

且看曹雲金在離開德雲社前的姿態,早已經是唯我獨尊的模樣,走到哪裡罵到哪裡。

在岳雲鵬火之前,他在德雲社幾乎是個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小角色,李菁、何雲偉對他也是萬般打壓,曹雲金對岳雲鵬就更不用說了,臺上都快打起來了,臺下更是斥得小嶽嶽說話都不利索。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不過也有人說,如果有金子在,德雲社一眾人的能耐說不定能再上一層,這話倒是有些道理,畢竟如果有曹雲金這樣的狠角色在,誰敢在德雲社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對於曹雲金與德雲社的過往,有這樣一個說法:當年的曹雲金自認為自己掌握了德雲社的大半權利,弟子的培訓、登臺、後勤通通在他手中,可謂是“一手遮天”。

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曹雲金沒離開德雲社,那麼不少弟子可能會被打壓到難有出頭之日。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先說說郭麒麟,如果曹雲金一直留在德雲社,那麼郭麒麟放棄學業學相聲,定要被曹雲金萬般阻止,甚至他還可能會不讓少班主插手德雲社的事務。

至於張鶴倫、孟鶴堂這些弟子們,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麼出走的可能便是他們了,畢竟被曹雲金壓著,何來出頭之日?

曹雲金的離開,其實也算是變相挽救了德雲社

郭德綱早年的管教方式同如今是大有不同的,他對待早期的弟子,就像是大人對待小孩兒的套路:即便你做得很好,我也要說你兩句。

曹雲金曾經也說過,自己渴望得到郭德綱的認可,然而得來的卻是指責。

其實郭德綱並不是存心壓制他,不過是秉持著一種老套的教育方法罷了,但是曹雲金的性格倔強,並不能完全理解老郭的做法。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曹雲金的離開也一定讓老郭開始反思,所以郭德綱後期教育弟子的方式也改變了不少,後來的弟子們也都忠心耿耿,德雲社這個小火爐也開始越燃越旺。

如果曹雲金沒走,那離開德雲社的人便是他們

寫在最後

假設曹雲金沒走,沉下了心氣,那麼如今出單曲、演電影、做綜藝的人可能就是他了。

可惜他沉不下來,也看不清這些是是非非。

如今不少人都說,現在的德雲社,便是最好的德雲社。

確實,沒了曹雲金,德雲社似乎越來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