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顧家眾多兄弟姐妹中,顧老爺為何只看顧廷燁處處不順眼


顧廷燁令人收拾屋子,給白家的奶媽常嬤嬤住。顧老爺認為不過是一個奶媽為何要來府上。顧廷燁解釋,他與常嬤嬤十幾年不見十分想念。他是吃著嬤嬤的奶長大的,不能忘恩負義。父親不同意,因為常嬤嬤來了會更加助長顧廷燁花天酒地。

顧廷燁想不通父親為何對一個奶媽子如此忌憚,千方百計不讓她進府。父親指責顧廷燁自要是勤奮好學,怎會不放心他選的人。

顧老爺令人將院子裡所有的廂房都封上,只留顧廷燁睡覺的地方。顧家大哥父親替顧廷燁求情,故意提出顧廷燁不過是養了個外室。雖說這外室還是一個歌妓,但父親沒必要那麼生氣。

顧老爺聞言大怒,顧廷燁尚未婚配,卻先養了個外室,這樣一來誰家的閨秀會嫁給他。顧廷燁認為他現在的名聲就算不養外室,也沒有閨秀會嫁給他,顧老爺令顧廷燁將那女子逐出京劇,從此不許往來,否則就打死他。

最終顧老爺並沒有打死顧廷燁,而是看在他即將趕考的份上,饒他一命決定,等考完再問外事的下落。

《知否》顧家眾多兄弟姐妹中,顧老爺為何只看顧廷燁處處不順眼


看了這個顧老爺,我和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一樣,真心覺得他是老糊塗了,不可理喻。顧廷燁明明是他的親生兒子,是顧家的嫡子。是有什麼深仇大恨,讓他不給他一句分辨的機會,聽風就是雨,不是打就是罵。恨不得讓顧廷燁立刻從他眼前消失。

其實,並非如此。愛從來不是嘴說了事,而是全在行動上,這用在顧老候爺身上,是最精準的。實際上,在顧家大房這三個兒子中,顧老候爺最愛的其實是顧廷燁。

當顧廷燁科舉沒有考上時,顧老候爺馬上到主考官家詢問,為什麼落榜,希望找到原因,差在哪裡,免得下次再犯。一個及時到主考官家詢問,看得出來顧老候爺對顧廷燁的期望有多大。

有時狠,才是愛。這話用在顧老候爺對顧廷燁身上,也絕對地準確。

顧老爺來到顧廷燁的房間,怒罵他為楊無端鳴不平,這段話傳到了陛下的耳朵裡,不光是把他從三甲上刷下來,還讓他和楊無端一樣50歲才能考。其實他是生氣,顧廷燁自己斷送自己的前程。

《知否》顧家眾多兄弟姐妹中,顧老爺為何只看顧廷燁處處不順眼


“父母愛子則為之深遠"深以為然。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只不過對待的方式不一樣。

顧老爺一直在挑顧廷燁的毛病,只不過想讓他更加上進。他深知顧廷燁是嫡子,顧家大哥是個病秧子,還有一個兒子是妾室跟前的。未來的顧家的家業還是需要這個嫡子來繼承的。

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讓所有人都認為顧老爺不喜歡這位嫡子,其實這樣更好的保護了他。

年幼失去母親,因為嫡子的身份不知會招來多少人的嫉妒陷害。若顧老爺特別偏愛,重視顧廷燁只會讓其他對他懷恨在心。裝作事事不關心,看著就討厭他,讓其他妾室對他放下戒備之心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就像盛家祖母對待明蘭一樣。孔嬤嬤誇明蘭比其他姑娘都好時,老太太說,她也就是老實的不如其他幾個。她去聽您的課,實則是陪太子讀書的意思。你不用把心思放在她身上。

孔嬤嬤惱了,老姐姐,你竟是個沒長眼睛的,自己屋裡的姑娘竟橫豎看著都不順眼。

老太太從小養大的孩子,怎能會看不順眼,怎能會不心疼。只是是四姑娘和五姑娘,一個是寵妻,一個是嫡出。明蘭只有老太太可以依靠,若公然誇明蘭,她們怎會願意。關心則亂,越是疼她越是害她。

《知否》顧家眾多兄弟姐妹中,顧老爺為何只看顧廷燁處處不順眼


所以老太太從不誇讚明蘭好,當明蘭被罰跪祠堂時,大娘子前來求情,以為老太太心疼明蘭會出手幫助。結果老太卻說,明蘭有錯該罰。

年少時總覺得自己的父母嚴厲苛刻,不通人情,逼著自己讀書識字,不讓幹這,不讓做那,多年以後才發現正式當初父母的不允許,嚴格要求成就瞭如今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是劇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