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過後,一起來看看“雙十一”背後的消費浪潮

距離2009年第一屆“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已過去整整十個年頭,每年的雙十一與往年相比,都創下新高,成了中國消費振興的新景象,是中國內需的成功。

狂歡過後,一起來看看“雙十一”背後的消費浪潮

2019年雙十一天貓總成交額2684億元,同比增長超25%;

京東雙11日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

拼多多表示急著補貨、比價和補貼,並無更多數據公佈。

如今,互聯網經濟慢慢普及,無論是高新技術產業還是傳統行業,都已離不開互聯網。相應地催生了一批批的網紅帶貨潮,人們的消費開始更多的受口碑營銷的影響,口口相傳比傳統廣告宣傳更有影響力,形成各大電商平臺驟增的交易額。

狂歡過後,一起來看看“雙十一”背後的消費浪潮

光棍節的出現,成了一個尤為特殊的節日,似乎讓人們的購物變得更為合理,一波波的打折促銷商品使很多人容易產生衝動購物行為,認為購買到打折商品就是賺到,殊不知在更多的隨性消費、衝動消費、享樂消費中變成了大家口中所說的“隱形貧困人口”。

狂歡過後,一起來看看“雙十一”背後的消費浪潮

很多研究表明,在群體無意識狀態下,人們樂於迎接“雙十一”,人們趨向於當天買的不是商品,而是刺激,商家便是瞄準了大多數消費者的盲目從眾心理,進行各種品牌營銷,造勢宣傳,促成當天驚人的成交量。因此,提醒大家,購物滿足自身必要需求是正常行為,但若是購買的物品價格或數量超過了自己的購買力,則需要謹慎衡量。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至上的時代,也要做個理性的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