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新加坡開埠200週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講,宣佈將國民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延長3年。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在新加坡,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工作的大有人在

有人想不通,在我們高呼不要延遲退休的時候,為什麼新加坡擁有全亞洲最好的養老制度,被稱為是“養老天堂”,國民居然會害怕退休?

這除了跟新加坡老齡化問題嚴重有關之外,新加坡並不是所謂的讓人早早懶下來的“養老天堂”,相反他們最拼,真正的活到老做到老。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新加坡政府和社會都提倡每個人自力更生,不提供全福利性質的養老保障

他們生怕被社會淘汰得太早,巴不得幹多幾年。要知道新加坡連續三年上榜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地區,穩坐第一。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而幾個月前,日本政府也表示,正在考慮將僱員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70歲,並計劃明年向國會提交相關修正案。

相較於日本和新加坡的退休年齡,我國的平均退休年齡僅為55歲左右。其實早在2013年,我國就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目前對於延遲退休的問題,公眾在延遲退休問題上,有何看法?

目前我國現行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為男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至今仍在執行

2017年7月公佈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即2016-2020年)應制定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如果按照該要求,那麼今年2020年應當是最後期限

2015年3月10日,尹蔚民在全國兩會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爭取2015年完成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制定,2016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徵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後才會實施。並且延遲退休方案出臺是非常慎重的,

延遲退休改革面臨重重困阻,官方至今也沒有公佈延遲退休方案。

那麼,哪些人可能會受到延遲退休的影響呢,下面劃重點!!!

這四類群體將受延遲退休影響

由於今年沒有出臺相關方案,如果我們假定2020年出臺,2025年落地實施的話,就是以下四個群體將受影響——

第一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60歲男性(196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第二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第三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197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第四類

90後年輕人(199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這麼看來,如果延遲退休方案照這樣落實下來,對於60後、70後80後的影響是最大的,對於已經步入社會的90後來說到退休時已經完全趕上了。

說到退休年齡推遲,就順便延伸出了領取養老金的問題,也是網友提出關心的問題: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他們都是自由職業者,只能自己繳納社會養老保險,主要有以下四點擔心:

1、每年繳費的金額不固定

大多是逐年遞增的,今年還交得起,過兩年可能交不起了。

2、領取年齡不固定

看到很多人在談退休年齡推遲,三四十歲的人們很擔心,等到他們退休還有二三十年,到時候會不會又推遲了,未來甚至推遲到80歲?

3、領取金額不固定

養老金領取金額的算法太複雜了,老百姓根本搞不懂,問了專業人士,得到的回答是,根據自己退休時的諸多情況來定。都不知道將來領多少,繳費也變得很擔心。

4、本金風險很大

連著繳費了15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沒到退休年齡去世了,交的保費是不是就沒了?如果剛剛退休一個月去世了,領取的錢少於所交的保費,剩下的錢是不是也沒了?如果沒到退休想要退保,交的保費能拿回來多少?

由於每年交多少不一定,什麼時間退休不一定,退休了領的金額不一定,本金的風險不一定。也沒個保險合同、具體條款,看不見摸不著,繳養老保險心中很忐忑,不繳養老保險對未來又很擔心。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那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怎麼說?

1.個人也可以參保

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必須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

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人員等可以參保(以下簡稱“個人身份參保人員”),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但並不是強制性的。

個人身份參保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原來的政策規定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

2.個人可自願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

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明確,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即個人身份參保人員)可以在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至300%範圍內自願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

不僅平均工資口徑調整、標準降低,選擇範圍也變大,選擇低基數的可以進一步減輕繳費負擔,收入較高的人員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繳費基數,來提高自己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

3.可以選擇多種方式繳納養老保險費

個人身份參保人員可以選擇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也可以按季、半年、年度合併繳納養老保險費。

4.經濟發展較好地區養老金水平要高些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換而言之,參保人員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高低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

一是體現公平,主要是待遇領取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體現的指標是當地職工平均工資。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較好,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比經濟欠發達地區要高一些;

二是體現激勵,主要是參保人員貫穿整個職業生涯期間的繳費時間長短繳費工資水平高低,以及退休時的年齡

新加坡調高退休年齡,宣佈延遲退休3年,我們會參考調整嗎?

5.長繳費、多繳費、晚退休就多得養老金

一般來說,累計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工資水平越高,退休時的年齡越大,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相對就會較高。

此外,國家在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調整辦法兼顧公平和激勵的原則,調整水平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掛鉤。參保人員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水平越高,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也會比較高。

6.退休人員無需顧慮個人賬戶儲存額剩餘多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從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列支個人賬戶養老金,首先從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列支。當個人賬戶儲存額變為零時,其個人賬戶養老金從統籌基金中列支。

也就是說,退休人員無需顧慮個人賬戶儲存額剩餘多少,國家將確保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在內的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這正充分體現了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政府的責任和擔當。此外,國家政策還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關於上述的延遲退休,一旦方案順利實施,下面幾類人將剛好趕上延遲退休:

①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員工;

②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幹部;

③小於等於60歲的男性職工。

以“女性幹部”群體為例,這一群體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5歲,而一旦實施延遲退休方案後,出生於1967年後的人們都將“被延退”,其中,從1986年起,這個年份以後出生的“女性幹部”都將統一為60歲退休。

而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的“男性職工”這一群體,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職工都將延遲退休,其中,1962年出生的“男性職工”退休年齡將為60歲3個月,而從1981年以後出生的“男性職工”退休年齡將統一為65歲。

那麼對於延遲退休,大家又是什麼看法呢?


點擊關注,一起抱富~

快財學堂:在家上快財,輕鬆學理財!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手動比心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