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一位維吾爾學者曾說:“維吾爾就是木卡姆,木卡姆就是維吾爾”。

對維吾爾人來說,木卡姆不僅僅是一種文藝表演形式,

也是一個民族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它鐫刻著維吾爾人的性格、情趣和生活。

想要了解維吾爾人和真實的新疆,不得不瞭解木卡姆。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大漠之歌

我的薩塔爾琴以生命的紐帶為弦,

它能慰藉不幸者,予以悲愴與悽婉。

我深深投入木卡姆使之縈迴於心,

若耽於愛的憧憬既彈奏於伊人尊前。


木卡姆其蒼涼、悠遠的歌聲在長風漫卷的戈壁大漠中迴盪。

常年穿行於沙漠戈壁和綠洲之間,以傳唱木卡姆音樂為生的民間藝人,被維吾爾人尊稱為“木卡姆其”,意思是精於彈唱木卡姆的琴師。在維吾爾人看來,木卡姆其就是音樂精靈的化身,他們走到哪裡,就把音樂和歌聲帶到哪裡,驅走痛苦,撫平憂傷,播撒歡樂。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中國維吾爾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表演形式,它集歌、舞、樂於一體,載歌載舞,縱情盡興。從城市到鄉村,從庭院到田間,哪裡有維吾爾人,哪裡就有木卡姆,哪裡有木卡姆,哪裡就有音樂歌舞的盛宴。

維吾爾有句諺語:“只有穿越沙漠戈壁,才能到達綠洲。”沙漠是生命的禁區,綠洲是生命的搖籃。被黃沙和岩石重重包裹著的綠洲,就像大海中的孤島,頑強地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生命之花。身處大漠的維吾爾人,一旦離開綠洲的懷抱,就要忍受烈日的燒灼和風沙的襲擾。漫漫戈壁,茫茫沙海,木卡姆成為寂寞旅途中最好的伴侶。沙漠和綠洲相連,生命和音樂相連。木卡姆就如同上天恩賜給大漠戈壁的甘露,滋潤著維吾爾人心靈的綠洲。

歌聲即心聲—因為戰爭,渴望和平;因為貧窮,希望富裕;因為痛苦,嚮往快樂;因為孤獨,所以呼喚愛情……心胸開闊、詼諧幽默、愛說愛笑、能歌善舞的維吾爾人,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文化傳統。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絲路之樂

新疆古屬西域,其獨特的自然歷史環境,孕育了木卡姆這種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當我們打開中國地圖,在新疆南部的大片區域,可以清楚地看到被黃色的沙礫重重包裹著的盆地和綠洲,沿著這些綠洲形成了一條木卡姆音樂帶。當我們用紅線將這些盆地和綠洲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條和古代絲綢之路完全吻合的音樂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西域的龜茲、于闐、高昌、伊州等綠洲古國,就出現了一種名為“大麴”的音樂形式。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開始在西域地區廣泛地彙集融合。

在中國新疆出土的文物和佛窟造像中,可以看到那些形貌各異、表情生動的古代樂師們,手持箜篌、琵琶、竹笛、排簫等各種樂器進行演奏的宏大場面。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隋唐時期,西域大麴開始向器樂與舞蹈相結合的樂舞形式發展,龜茲樂舞成為這一時期西域樂舞的代表。

公園10世紀,伊斯蘭文化傳入西域。“木卡姆”一詞就是源自阿拉伯語,原意是阿拉伯文壇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12世紀後,木卡姆逐漸取代了大麴的地位,並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原。維吾爾木卡姆雖然經歷了2000多年的發展和演變,但至今仍然保留著西域大麴中特有的歌舞樂同臺表演的基本形態。

木卡姆使用的樂器多達20多種。維吾爾人特殊的音樂才華,造就了他們在樂器製造方面的非凡技藝。從古到今,維吾爾木卡姆所使用的樂器一直保持著手工製作的傳統,樂器製作的主要原料是桑木、杏木、各種動物的骨骼和皮毛。木卡姆使用的樂器除打擊樂器手鼓、薩巴依外,還有彈撥樂器熱瓦甫、薩塔爾和絃樂胡西塔爾、艾捷克等。其中的薩塔爾是一種彈、拉兩用樂器,在製作工藝上,吸收、兼顧了唐朝的阮琵琶和古老的突厥樂器庫姆孜的長處,成為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典範。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木卡姆之神

公元16世紀初,南疆葉爾羌河畔崛起一個強大的葉爾羌汗國。

出生在民間木卡姆藝人家裡的阿曼尼莎汗是個聰明伶俐的姑娘,她不但能熟練地演奏木卡姆,而且善於吟詩作文。後來她被葉爾羌國王娶進皇宮做了王妃。進宮後,阿曼尼莎汗和首席宮廷樂師卡德爾汗,對流傳於民間的木卡姆進行收集、整理、總結和提高,並用文人詩作替換原先的民間歌詞,形成了十二木卡姆。顧名思義,十二木卡姆由12只套曲組成,每隻套曲均分為三個部分: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第一部分“穹乃額曼”,翻譯成漢語就是“大麴”的意思,是每套木卡姆開始的序唱,旋律典雅、華貴,唱腔委婉、舒緩。第二部分“達斯坦”,即敘事詩,內容多為維吾爾歷史故事和民間敘事長詩。第三部分叫做“麥西萊甫”。麥西萊甫是“聚會”、“場所”的意思,原本是薩滿巫師祭祀時所跳的舞蹈,如今專指群眾性的娛樂聚會。

公元1680年,存在了166年的葉爾羌國覆亡了。阿曼尼莎汗創造的十二木卡姆隨著宮廷樂師流傳到民間。從此,十二木卡姆成為維吾爾木卡姆的代表,阿曼尼莎汗也成了維吾爾人心目中的木卡姆之神。阿曼尼莎汗34歲的時候,因難產而去世。300多年來,王妃的陵墓一直靜靜地矗立在莎車縣城的一角。這裡成了所有維吾爾人心目中的聖地。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地域與流派

經過數百年的流傳、演變,沿著綠洲絲綢之路的走向,維吾爾木卡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獨具地域文化特點的不同的風格和流派。

哈密綠洲曾是絲綢之路進入西域的東大門,也是東連河西走廊、北接蒙古高原、南通塔里木盆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哈密木卡姆的表演中,高貴華麗的服飾明顯受到漢蒙文化的影響,伴奏的樂器也體現出多元化的特色。

哈密木卡姆的樂曲是由一支支來自民間的地方性民歌連接起來的,有些民歌中還填唱了漢語歌詞,著名歌曲《哪裡來的駱駝客》就是出自哈密木卡姆。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哈密木卡姆的舞蹈,人人手裡都拿著一束鮮花。如果跳累了,可以用花作為道具,邀請他人上場跳舞。從這種舞蹈形式中,能夠看到唐朝時的遊戲“花之枝令”的影子。哈密木卡姆的“雞舞”,由人模仿雞尋覓、啄食、嬉戲的動作,其表演完全取材於農家的日常生活,生動逼真,鮮活靈動,令人捧腹。

海平面以下150多米的吐魯番盆地,是中國出了名的大火爐,著名的火焰山就在這裡。吐魯番木卡姆如同那裡火熱的氣候,樂曲激昂熱烈,唱詞質樸明快,動作誇張變形。那裡的舞蹈“納孜庫姆”,原本是諷刺生活中哪些不公平的現象和事物。如今,苦澀和淚水卻通過喜劇的形式傳達出來,表現了維吾爾人樂觀、率真、豁達的天性。

塔里木盆地生長的胡楊林,是沙漠裡特有的一種樹木,以生命力頑強著稱。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胡楊活著1000年不死,死了1000年不倒,倒了1000年不朽”。而真正不朽的是流行於塔里木盆地葉爾羌河流域的刀郎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是維吾爾木卡姆中最具原生態特色的地方歌舞,這種純粹依靠本色嗓音,不使用任何技巧的歌唱,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吼喊”。唱即使吼,吼也是唱。

鐫刻情趣與生活,新疆木卡姆:維吾爾族的百科全書

在維吾爾木卡姆中,如果說十二木卡姆是經過宮廷淘洗的雅樂,那麼刀郎木卡姆就是原汁原味的民間“俗樂”,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外來文化的影響,一直保持著原始的面貌。“刀郎”是成群而居的意思,這是葉爾羌河流域大大小小綠洲中維吾爾人的自稱。大部分刀郎木卡姆都被冠於“巴亞宛”

的稱呼,所以“巴亞宛”就是荒漠中的音樂“甘泉”,荒漠中的木卡姆大麴。

愛情,永遠是刀郎木卡姆的永恆主題和最重要的表達。也許乾涸的沙漠需要甘露,受傷的心靈需要安撫。


情人啊,你是來把我瞧瞧,

還是來把我燒烤,

莫不要讓熄滅的情火,

又在我心田熊熊燃燒。


原始和野性融匯在高亢激越的旋律中,沒有人這樣唱歌,沒有人能唱這麼高的音而不用任何技巧,然而刀郎人就是這樣唱的,從遠古唱到現在,從日出唱到日落,從孩童唱到終老。

哭也是歌,笑也是歌,生也是歌,死也是歌。維吾爾木卡姆就像一部用音樂和舞蹈鋪就的民族史詩,記錄著維吾爾人飽經滄桑的歷史和絢爛多彩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