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島津家雖然地處偏遠的薩摩國,但是作為一方霸主,島津家也和戰國時代的其他家族一樣,時時刻刻關注著京畿的局勢,並且對新晉崛起的織田信長、羽柴秀吉有著一定的認識。

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織田信長


早在天正九年(1581年)時,織田家尚且與毛利家處於戰爭狀態之下。當時經歷耳川合戰的慘敗後,豐後的大友家已經早早地做了織田信長的舔狗,所以在大友宗麟的請求下,織田信長寫信給島津義久,表示織田家將在來年征討毛利家,命令島津家立即與大友家停戰,到時組成聯軍配合織田家,從西部侵入毛利家的領地。

島津義久也算是比較識趣,他在回信中不僅滿口答應了信長的要求,還尊敬地稱呼織田信長為“上樣”,以示島津家的臣服之意。可是,次年的本能寺之變,卻讓島津家的外交政策發生了巨大轉變,和北條家一樣,島津家認為失去織田信長、織田信忠父子的織田家已經四分五裂,因而又繼續了原先預定的統一九州島的計劃。

在此期間,織田信長的家臣羽柴秀吉成為了信長的繼承者,他在內鬥中相繼擊敗了柴田勝家、織田信雄、德川家康等織田家的殘黨,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武家關白”政權,也就是羽柴政權。在天正十三年(1585年)時,羽柴秀吉一邊與德川家康對戰,一邊派遣弟弟羽柴秀長、外甥羽柴秀次率領偏師征討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彼時長宗我部元親已經幾乎統一了四國島,但是這位四國霸主,在羽柴軍風捲殘雲般的侵攻下也僅僅堅挺了一個月而已,最終以保有土佐國一國為條件臣服於羽柴家。

對羽柴秀吉來說,島津家只不過是另一個長宗我部家而已。所以在天正十四年(1586年)陷入窘境的大友宗麟上洛請求秀吉派出援軍時,秀吉非常自信地告訴大友宗麟,自己已經向島津家下達了“總無事令”的命令,請大友家放心。

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羽柴秀吉


島津家的家臣們非常瞧不起秀吉,當初的織田信長好歹自稱是平家小松殿平重盛的後裔,可是現在的羽柴秀吉不過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平民出身的傢伙,這樣的人能夠竊據關白之位純粹就是暴發戶而已,長久不了。不過,島津義久作為島津家的家督,對當下的局勢卻有著相當冷靜與準確的判斷,但是他依舊決定,要延續島津家統一九州的既定戰略。這並不是島津家不自量力,而是島津義久想通過統一九州島來給羽柴秀吉施加壓力,為將來島津家與羽柴家和談時增加籌碼,不至於像長宗我部元親那樣被揍回只剩土佐一國。

於是,在大友宗麟上洛的同年七月,島津家無視了羽柴秀吉的停戰命令,分別對筑前國、豐後國發起攻擊。阻擋在島津家面前的,是大友家重臣高太尉,咳咳,高橋紹運防守的巖屋城。

七月十四日,人數約達到五萬人的島津軍包圍了巖屋城,此時城內的守軍僅有八百人。二十三日,島津軍逮捕了一名試圖潛入巖屋城的密探,從中搜出了毛利家給高橋紹運的書信,毛利家在信中表示毛利軍不日就將渡過海峽馳援大友家,希望高橋紹運能夠固守待援。這封書信讓島津軍意識到羽柴秀吉派出的軍勢已經離九州不遠了,因而島津義久最終決定強攻巖屋城,在羽柴軍到來以前奪下此城。

守將高橋紹運早已做好戰死的準備,在島津軍包圍巖屋城之前,高橋紹運就給防禦第二道防線立花城的兒子立花宗茂送去書信,表示巖屋城最少也能抗住島津軍十幾天。待巖屋城陷落後,希望立花宗茂防禦的立花城也能夠堅持二十天,守住豐後國的大門,守住大友家最後的希望,等待羽柴秀吉的援軍。因為高橋紹運的決心,許多本在後方的大友家武士主動要求進入巖屋城協防,極大地刺激了城內守軍的士氣。在這樣的情況下,島津軍決定強攻巖屋城,自然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高橋紹運


七月二十七日,經過數日強攻後島津軍終於攻陷了巖屋城的本丸,高橋紹運也在抵抗一番之後,退入了本丸的櫓中自盡。但是為了攻取巖屋城,島津軍付出了傷亡四千五百人的代價,也正是因為高橋紹運的堅守,島津軍最終放棄了一口氣征服豐後國的計劃。

不過,此時的大友家在島津家的侵攻下,僅剩下有毛利軍支援的筑前國北部以及圍繞本城府內館的豐後國的一小部分,九州島其餘的地盤以及豐後國大部都已經落入了島津家的手中,眼瞅著是活不到新年了。為了救援大友家,羽柴秀吉派遣長宗我部元親、十河存保等四國大名率軍出陣,以家臣仙石秀久為軍監,組成了一支約六千人的羽柴軍在九月十二日登陸豐後國,進入府內館防禦。不過,此時防守府內館的大友家家督大友義統是個無能之輩,十河存保出身的阿波三好家與土佐長宗我部家又長年是敵對關係,面和心不和,再加上軍監仙石秀久是個小肚雞腸的鐵廢物,最終導致羽柴軍在九州的初戰失利。

十二月七日,島津家久率軍包圍了大友家的鶴賀城,對此仙石秀久表示應該立即出陣迎戰,救援鶴賀城,但是長宗我部元親卻認為應該遵守羽柴秀吉的命令,堅守府內館等待援軍。可是,仙石秀久的身份是秀吉派來的軍監,通俗點說就是欽差,其說話的重量也比長宗我部家這樣的外樣大名要重許多,所以在仙石秀久的堅持下,長宗我部元親只好率軍出陣。

十二月十一日,羽柴軍抵達戶次川西部的鏡城,得知羽柴軍出陣的島津家久立即撤除了對鶴賀城的包圍,退至南面的坂原山佈陣。見島津軍後撤,仙石秀久顯得非常不屑,表示敵人的舉動已經表明了他們懼怕羽柴軍的威名,準備渡河作戰。而長宗我部元親則再一次跳出來表示反對,認為應該先等待其餘援軍到達後再與島津軍交戰。


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島津家久


長宗我部元親的保守觀點,讓仙石秀久覺得此人也是個廢物,難怪在四國島只堅持了一個月,所以在十二月十二日凌晨時,仙石秀久沒有通知元親,擅自率軍渡過了戶次川。長宗我部元親得知仙石秀久出兵以後大怒不已,但是又有些無可奈何,若眼睜睜地看著欽差大人去送死什麼也不做的話,將來必然會被羽柴秀吉追責。因此,長宗我部元親也只好率領長宗我部軍渡河追趕仙石秀久的部隊。

到了這天的傍晚時分,仙石秀久的軍勢突然遭遇了島津軍的反撲,仙石軍幾乎是一觸即潰,仙石秀久見狀一邊大喊羽柴軍永不團滅一邊立即拋下軍隊騎著馬就逃走了。長宗我部元親在一番激戰之後也率軍退卻,但是其子長宗我部信親和十河存保則沒有這麼幸運了,二人在島津軍的重重包圍下戰至了最後一兵一卒,全員玉碎。此後,鶴賀城也落入了島津軍的手中。

得知最喜愛的長子信親戰死的消息時,長宗我部元親表示堅決不相信此事,但是在之後接連傳來的消息都證明了信親的首級已經在島津軍的手中。怒不可遏的長宗我部元親想要找仙石秀久的麻煩,結果在府內館逛了一圈後,大友家的家臣告訴他仙石秀久早就已經馬不停蹄地乘船出海,往自己的領地淡路國逃跑了。

戶次川合戰:島津家與羽柴秀吉的第一次對決

戶次川合戰

本文作者:北條早苗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感謝大家關注頭條號“指尖看日本”,本號會分享更多關於日本歷史與文化的內容,如果您有什麼建議,也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