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華為成功逆襲!經歷難複製,核心精神科使你增值50%

6個月沒有給員工發工資的時候,任正非每天晚上熬一大鍋的豬尾巴湯來給大家做宵夜,激勵大家繼續進行研發的工作。


九死一生的華為成功逆襲!經歷難複製,核心精神科使你增值50%

01 華為的成功是很難複製的

因為你很難找到6個月不領工資,還能在辦公室打地鋪、不休不眠刻苦幹活的員工了。

而世界上也不再有任正非這樣打不死的“小強”了:高考之時,每天餓得頭暈腦脹,仍然苦讀不倦,最終考上大學。

40多歲時,害公司損失200多萬(80年代的200多萬和現在的2億差不多),被公司掃地出門,還離了婚。窮得幾乎吃不起飯,任正非父母只好買些死魚蝦來改善伙食。

創業5年後,華為在研發第一款局用交換機時,不僅投入全部財產,還借了高利貸,但這款產品卻失敗了,任正非又一次面臨破產的威脅。


九死一生的華為成功逆襲!經歷難複製,核心精神科使你增值50%

02 華為的磨難一茬又一茬

著名的李一男事件,其實那一次華為也是內外交迫,命懸一線。外面,思科在美國對華為提起知識產權訴訟,這個官司如果輸了,華為不僅要退出美國市場,就算是本土市場的客戶,可能也會因為害怕被起訴,不敢再買華為的產品。

而李一男的港灣公司,因為得到了鉅額的風險投資,正在對華為挖人、搶佔市場,步步緊逼。稍有不慎,華為可能就再無翻身的機會。

一次又一次的生死關頭,任正非都戰勝了困難,華為也終於成為一家令美國政府都恐懼的企業,為此不惜使用政治手段,對華為進行狙擊。

上個星期,美國又一次出狠招,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和生產半導體。這意味著華為將無法研製和生產芯片,畢竟美國的科技確實走在了前面,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很難不依靠美國技術和軟件就能做出芯片。


九死一生的華為成功逆襲!經歷難複製,核心精神科使你增值50%


03 面對這樣的困境,華為能否突破呢?其實,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華為的能力。

在華為入局交換機市場的時候,我國大型的局用交換機100%都是外國品牌,但華為人在在民房裡組裝出了C&C08萬門機,併成功推入市場,撕開了外資壟斷的一個口子。從此在中華大地上有了我們自己的局用交換機。

看任正非創業史,正如看一部爽劇。看著主人公一步步從弱小成長到巨人,一路不停地升級打怪。

從搶佔鄉鎮市場的小型交換機起步,到大城市的局用交換機,以及走出國門,到美國市場、去非洲市場爭奪份額,華為打敗了上海貝爾、思科,一步步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九死一生的華為成功逆襲!經歷難複製,核心精神科使你增值50%


這些內容,都在《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這本書裡。它是一本教科書級別的企業創業、成長、營銷、商戰、管理、個人成長類書籍,案例眾多,情節跌宕起伏,閱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

作為職場人,許多人羨慕華為員工動輒100-200萬的年薪,但很少有人知道,華為人是如何成長的。

這本書,給了每一個職場人重新審視自身成長的機會,在閱讀的時候,吸取優秀華為人的經驗,可以幫助自己在職場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作為企業管理者,華為的市場營銷、企業文化和管理之道,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華為創業初期,產品並不完善,但是卻“依靠二流的產品,做出一流的市場”,這種狼的衝勁、狽的智慧結合的營銷方式,值得很多中小企業學習。

華為的成功不好複製,但我們卻可以從華為身上汲取我們自己能消化的東西,幫助我們獲得成長。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是一本值得放在枕頭邊,讀了又讀,悟了又悟的書。華為的苦難,不只是華為的,是整個民企苦難的真實寫照。華為的成功,也不只是華為的,它是我們民族工業的希望,而華為的經驗,同樣值得我們每一個細細地學習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