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麗大學商學院院長:商學院課程需要重組,以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每經記者:王思雨 每經編輯:梁宏亮

韓國高麗大學商學院院長:商學院課程需要重組,以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韓國高麗大學商學院院長Jae Wook Kim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未來20年的商學院是什麼樣子?

即使我們還沒有答案,但仍有思路可循。

在“第八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韓國高麗大學商學院院長Jae Wook Kim提出,未來商學教育應開創微學位和新型學位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

打造新型學位來“授人以漁”

未來是什麼樣的,雖然不能準確預判,但可以暢想。

“目前,商學院現有的師資團隊,幾乎是基於職能分類的,比如金融、市場、財會,”他解釋說:“從商學院角度來看,我們的學生不能只關注自身專業,至少他們還要了解現在這個社會或者是技術行業的趨勢以及影響。”

單純知識分享已經不足以滿足學生,未來的商學院教育,更應立足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授人以漁”。

為實現這個目標,Jae Wook Kim及其團隊給出的嘗試是:將課程“跨界重組”,打造“新型學位”。

這種新型教育的最重要特徵,是活學活用。

“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求學生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新型學位將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跨學科課程,例如將醫療管理、娛樂納入商學院教育。通過定製個性化課程,學生能夠拓展到更多的行業主題。”Jae Wook Kim解釋道。

每經商學院記者現場瞭解到,除了課程的重組,設立“初創工作站”和“企業和數字轉型中心”也是新型學位計劃之一。

“初創工作站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創業、管理經驗,轉型中心則助力於企業數字化轉型。”Jae Wook Kim認為,這些實踐能夠連接起學生和企業,從而實現不同領域的橫向貫通。

而學生也無需在校園內集中完成所有課程。當學生在職場上有了新的需求後,可以再回商學院展開學習。

行業與商學院攜手打造“微學位”

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人類壽命的延長。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

·赫拉利曾在一場論壇上提到,在未來,隨著基因工程、再生醫學和納米科技的不斷進步,人的壽命可能會延長到120歲以上,個人的職業生涯將會比現在長得多。“今天50歲的你可能已經不想改變,追求穩定的下半生了,但在未來,可能到了80歲仍然必須每天學習新知識,甚至每10年就得換個職業。”

若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那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生只做好一個職業是遠遠不夠的。

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這種情況,Jae Wook Kim提出了一種新的創想,那就是打造“微學位”。

“本科和碩士的漫長曆程並不適用於已經就業的專業人才。打造微學位,通過六門課的學習,能讓人們以更高的時間性價比來改變職業方向。”

當然,微學位的打造,僅僅依靠一所大學的力量和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教育體系的創新,需要行業、企業和商學院攜起手來。

“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吸納行業界參與到我們商科教育各個階段中來,”Jae Wook Kim呼籲:“不同的行業和案例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我們要打造全球聯盟,才能實現這些未來教育的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