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先說結論:吃的

原因:老乾媽的這股豆豉辣椒的“貴州味”很地道

我們都知道貴州人非常愛吃辣

實際上在貴陽土生土長的,也有能吃點辣的,也有稍稍吃辣能力厲害點的,也有吃辣能力超強的,也有完全不吃辣!並不是非要辣上天才能受到所有貴州人民的喜歡,貴州人同樣會吐槽貴州人吃辣厲害!

對於貴州人來說,辣的程度有很多種,吃辣的方式有很多種

像老乾媽的辣味,屬於是一種運用豆豉煉製的辣椒醬。

這樣的辣椒醬,主要運用於豌豆涼粉、涼麵、米豆腐、涼皮、素粉裡,拌入使得這種面類主食更加香辣。

陶華碧老太太,最早也是賣豌豆涼粉、涼麵、涼皮的,正因為她家的豆豉辣椒做的非常的好,讓他涼粉涼麵攤頭生意爆棚,後來索性做辣椒了

今日你到貴陽,依然能夠看到滿街充滿了煙火氣的小型涼粉涼麵小攤,實際上,每家每戶做的涼粉涼麵他們的“老乾媽”辣醬都有細微的差別,有些辣,有些不辣!但是超級好吃!這種煙火氣讓我好羨慕!~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大家有興趣去貴州,這五大金剛一定要嚐個遍:

豌豆涼粉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米豆腐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貴州涼麵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老貴陽素粉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涼皮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這樣的東西,要打出招牌,首先還是需要貴州市場的認可的。

貴州市場是否認可哪?

我們以普通涼粉涼麵的辣椒與之對比,除了老乾媽有企業化標準化的生產外,這一口辣醬還算是地道的老貴陽辣椒油的。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你用老乾媽去拌一碗米豆腐,其他調料不變,那麼這碗米豆腐算是地道的能在貴州路邊賣錢的口味了。

並且,筆者少時,也只有在貴州才能碰到老乾媽,沒想到他會紅成今天這樣!


辣椒醬是無論何地都少不了的美味

早期先民帶著辣椒在氣候潮溼的貴州開闢出了別樣的天地

逐步形成了脫胎於四川美食的貴州菜系

因此,在貴州,吃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辣椒用法

比如貴州人常見的幹辣椒,俗稱“辣椒麵”: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這種辣椒麵,色澤深紅,口感奇香,在貴陽不同的人,吃得慣的辣椒麵,產地也不同,有些人喜歡吃遵義蝦子地區的,筆者獨愛黨武辣椒的奇香,如今黨武地區,土地被徵用,不再是過去的辣椒之鄉,吃到地道的黨武辣椒更加的困難。花溪的青巖古鎮,做的“辣子雞”有不少也是用黨武辣椒製作而成,距離那邊近的緣故: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貴州人多半是用這樣的辣椒做成各色“蘸水”,品嚐雲貴高原的饋贈:

豆腐果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豆花面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燙菜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貴州還有一種辣椒麵,是路邊攤的常客,蘸吃燒烤、烤豆腐、豆腐圓子等偏幹一些的美食,也是五香辣椒麵: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除此之外貴州還有經過醃製辣味不夠的“糟辣椒”主攻剁椒魚頭,炒蓮花白(捲心菜)等用法,可以做的微微帶甜,筆者一般都買農家自制的: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對有些人來說,老乾媽是辣椒味道的來源!但是,作為吃辣專家的貴州人,吃辣的方式有千種,萬種,老乾媽只是辣椒的一種成品,這樣的成品自己也可以自家調製,可買原料,可以講究產地,追求口感!因此,在貴州,老乾媽既不算很辣,本土辣椒的受眾群有些更樂意自己做一些!

這就好比江南人的蝦籽醬油,日本人的烤肉汁照燒汁,家中的老媽老爸有功夫就自己做,年輕人工作太忙就買老乾媽!

但是,一旦走出貴州,甚至走出國門,老乾媽那股濃郁的帶有貴州色彩的中國味道,卻能夠解下不少人的悠悠鄉愁。成就了不少愛辣椒的貴州人,中國人,對辣椒和故鄉的一種執念一種情懷!

貴州人真的不吃“老乾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