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四年前動畫電影《大聖歸來》上映,在首日排片率不足百分之十的情況下,憑藉口碑相傳完成逆襲。三天破億,首周破三億,最終拿下超過九億元的電影票房。一時間風頭無二,業界良心、國漫之光等眾多頭銜接踵而至。

那時《大聖歸來》被看作是中國動畫產業的一針興奮劑,似乎中國動畫的崛起就在眼前。然而四年間,後繼者無論是《大魚海棠》、《風語咒》甚至是中美合拍的《白蛇緣起》,都未能重現當年的崢嶸,《大聖歸來》為中國動畫電影既定了新的起點,卻也成了整個行業的天花板。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這樣的窘境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才得以結束。這一煙燻妝的愣小子,橫衝直撞霸榜近月餘,甚至闖進的內地電影總票房TOP3。哪吒取得了比大聖更為耀眼的成績,也將小眾的動畫產業再次推到了眾人的眼前。

國漫崛起的言論再度迴歸。不可否認,無論是大聖歸來還是魔童降世,對中國動畫產業影響深遠,且極具正面意義。但實際上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低迷與脆弱,超乎大多數人的想象。下面,就借魔童降世,聊一聊中國的動畫電影產業鏈的困境。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技術上的不足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僅火遍中國,更是流傳到了海外,前不久在日本的論壇上就有過對其動畫製作技術的相關討論。不少人認為中國的三維動畫製作技術,有可能在五年內超越日本,這是對中國動畫發展的肯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截至目前,國內的技術較更為成熟的地區仍有著一定的差距。要知道日本動畫絕大多數是二維作品,並非三維。如若將對比換成是更注重三維製作的好萊塢,差距則會更加巨大。

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中國動畫的鼎盛時期,誕生過諸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一眾品質優秀的動畫電影,對後世影響深遠。宮崎駿就曾一度嚮往來到這些佳作誕生的地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然而遺憾的是當宮崎駿真正來到這裡時,中國動畫產業已然沒落,宮崎駿最終失望而歸。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正是八十年代後長達數十年的停滯期,讓中國動畫製作技術發展緩慢,而海外卻在不停的進行著技術迭代。

一部三維動畫作品的成型要經歷數道工序,從角色建模與渲染,到數字角色動畫的構建,再到最後的特效製作與合成。每一步都需要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而不是僅靠一腔熱血和頭腦風暴就能完成的。

哪吒被扔雞蛋時頗具彈性的肚皮和握緊的小肉手,被許多影迷津津樂道,而這些細緻入微的展示正是技術革新帶來的真實變化。然而當中國動畫還在追求“細微”之時,好萊塢已然跨過了這道門檻,向著“極致”邁進。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瘋狂動物城》中尼克與朱迪有著數以百萬計的毛髮,甚至精確到毛囊。而影片中動物種類之繁多,場景設計之複雜,自然要有過硬的技術底蘊。而《玩具總動員》作為第一部全電腦技術製作的動畫電影,也在今年迴歸的續作中展示出了強悍的迭代能力,從玩具光澤到細微褶皺,還有早年間無法實現的雨滴動態渲染等等,製作水準上早已與“粗糙”的第一部不同而語。

而中國動畫雖不缺少優秀的故事,但由於技術上的不足,使得許多優秀的場景設計最終難以實現。

導演餃子曾在採訪中提到過,在製作哪吒與敖丙牽手“融合”之時,本來是設計一個回溯的場景,從天地初開到萬物萌芽,進行快速的切換,然而最終卻只能是以太極圖和一段短暫的黑屏為終稿。就正是由於在技術上實現的難度過高,在燒掉了大量製作經費後,仍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最終只能選擇放棄。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技術上的壁壘限制了影片的展示空間,也使中國動畫在市場競爭上遠弱於好萊塢。《大聖歸來》創下的動畫票房記錄,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接連被《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功夫熊貓3》和《神偷奶爸3》所超越。

但技術上的不足終歸只是表象,其背後的根源在於製作資金上的嚴重短缺。

資金上的短缺

導演餃子在接受採訪時,感慨最多的就是製作組的“貧窮”。“沒錢,沒錢,還是沒錢”,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哪吒艱難的邁出每一步,限制這部作品上限的並非是創作者的才能,反而是極度短缺的資金。

為了節省預算,導演不得不身兼數職。從劇本編排、人物和場景設計,到動作執導,皆需親自上陣。甚至不是專業特效設計出身的他,還要負責與眾多外包公司間的技術溝通。也正是由於雙方對接的不熟練,製作過程中也走了不少的彎路,製作週期也因此被迫延長了不少。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而資金短缺,製作週期長是中國動畫電影普遍面臨的問題。例如《大聖歸來》製作週期長達八年,導演為影片付出了全部心血,甚至在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身價後還需要借錢來維持影片的製作,最終才勉強完成,正是導演的堅持才讓這部作品才得以走到觀眾們的眼前。資金始終是中國動畫電影的老大難問題。

反觀好萊塢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製作預算為1.65億美元,而《尋夢環遊記》的製作成本更是高達2億美元。對比國產動畫,《魔童降世》投入資金僅僅六千萬人民幣,而《白蛇緣起》的八千萬元製作成本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頂級”水準了。《風語咒》的導演甚至感慨過,自己整部電影的資金只夠製作五分鐘的一線好萊塢動畫。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在真人電影動輒數億投資,甚至部分演員僅片酬就能達到億元級別的今日,中國的動畫電影工作室,需要緊緊巴巴的用好每一分錢,內容可以用心雕琢,但畫面品質卻是實打實的需要真金白銀。包括魔童降世在內的大多數國產動畫能夠走到觀眾眼前,其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

而資金短缺的背後正是投資方對動畫市場的不信任。

盈利困難

投資拍電影本身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豪賭,有的一炮而紅賺的衣缽滿體,也有的票房撲街導致虧損嚴重。在投資人看來動畫電影顯然有著更高的風險,而回報率在絕大多情況下又過低。

因為內地市場對動畫電影仍舊有所偏見,除了小眾外,更多的是因為它在大多數人心中有著低幼的標籤。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內地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動畫電影中,有著知名的《魔童降世》、《大聖歸來》、《大魚海棠》以及《白蛇緣起》。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餘的六部皆是絕對子供向的《熊出沒》。而真正悄然穩定盈利的也正是這些兒童電影,並非是全年齡向甚至成人向的動畫。

例如當年主動為自己打上PG-13標籤的《大護法》,仍舊是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去觀影,並理所應當的認為動畫片就是給孩子看的。也正是這份固執讓中國動畫電影每一步邁進都異常艱難。好在有《魔童降世》這樣的優秀動畫作品破繭而出,改變著人們的觀念。但也正如電影中的那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中國動畫的坎坷路依舊很長。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那為何好萊塢的動畫電影能夠有著如此充足的資金呢?除了成熟的製作技術外,最重要的是,好萊塢電影有著遠超國產電影的廣泛市場。當中國電影只能在中國地區上映,很難走出國門之時。好萊塢電影已經佔領了全球範圍的廣袤市場。

憑藉“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模式,好萊塢電影有著更高的容錯率。即便在一個國家或是地區的市場表現不佳,也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市場回收成本。

而大部分國產的動畫電影僅能夠在中國院線上映,卻還要面臨技術更強資金更足的“外來”競爭。而分食的還只能是一塊“小眾”的蛋糕。種種困境下自然盈利困難。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雖然前不久魔童降世捷報不斷,將走出國門去往海外市場。但這部影片本身就帶有著現象級的光環,只能看作是一個好的開端,卻不能作為整個行業的標尺。至少目前為止,獲得海外院線收益,對目前絕大多數國產電影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即便能夠打開市場,其票房分賬也只能是錦上添花,而遠遠做不到雪中送炭。

但僅僅是市場規模和受眾而導致的盈利困難麼?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國產動畫有著一塊廣袤的區域尚未開發,那就是衍生品。

衍生品的滯後

電影衍生品售賣與IP授權,是電影后續變現的重要手段。而衍生品這種強化互動與認知的方式,本身也是為電影IP賦能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好萊塢電影衍生品售賣與IP授權運營所帶來的收益比重逐年增加。而這其中動畫電影正是重中之重,諸如迪士尼影業等,其旗下的經典形象或新作電影,衍生產業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影片在院線本身的票房收入。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反觀國內市場電影衍生品的盈利卻微乎其微。具有龐大市場的國產真人電影,很少在衍生品上下功夫。動畫電影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也是孤木難支,在加上對電影預期本身的不自信,也不敢再資金本就緊缺的情況下,去開發衍生品。

因此相較於奉行“衍生品先行”的好萊塢,國產動畫的衍生品有著嚴重的滯後性。幾乎都是在影片紅火後,才開始緊急的推行出少量的衍生品方案。

當《魔童降世》爆紅後,不少影迷試圖購買衍生品,然而只能在各大購物網站上,找到各種質量參差不齊的盜版衍生品。

即便在影片上映短短几天后,官方就宣佈維權並製作正版衍生品。但這期間將錯過多少訂單無需多言。而正版衍生品幾個月的漫長製作週期,又將消磨掉多少影迷的耐心與熱情。畢竟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人們注意力的轉移之快超乎想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紅的背後,是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艱難求生

中國動畫電影產業,正是在技術不足、缺乏資金、缺乏市場的情況下艱難求生,還要因衍生品產業的不完善失去最大的後續盈利點。

好在它仍有著一批堅持著夢想的人,在一路荊棘中互相攙扶前行,終有一天為後來者踏出一條康莊大道。

當年《大聖歸來》的成功,讓光線傳媒決心成立動畫製作公司彩條屋,並以它為中心結成了鬆散的動畫聯盟。也正是靠著彩條屋的投資,導演餃子才得到了製作《魔童降世》的機會。

餃子說:“沒有大聖歸來就沒有魔童降世。”悟空是哪吒的領路人。那麼如今這位手持接力棒的煙燻妝小哪吒,又會引領著困境中的中國動畫電影走向何處,最終交棒與誰,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