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亡於外族,誰該為宋朝的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買單?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承前啟後的一個王朝,宋以前的隋唐時期感覺離我們很遙遠,宋以後的元明清又感覺很熟悉。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朝代,其富庶程度與社會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盛唐時期。但是宋朝是一個嚴重畸形的朝代,繁華之下掩蓋不了的是宋朝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雖以正統自居,卻要每年給遼國上貢。那麼誰該為此買單呢?

兩次亡於外族,誰該為宋朝的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買單?



一個王朝的滅亡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開國皇帝決定的,開國皇帝制定的政策除了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外,也是帶有自己的個人主義色彩的,無論正確與否,都會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比如秦始皇廢分封制導致宗親無封地,國家有難時無法出手相助;再比如明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取而代之的是內閣制度,但這也給了宦官擅權的機會,致使明末閹黨與東林黨水火不容,崇禎帝扳倒魏忠賢后才發現東林黨的那幫文臣根本不關心國家危亡,軍費都湊不齊,最終明朝滅亡。同樣的,兩宋都亡於外族,原因是因為軍力孱弱,其源頭就是開國皇帝趙匡胤制度的政策失誤。

兩次亡於外族,誰該為宋朝的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買單?



趙匡胤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掌握京城禁軍,是實打實的武將。然而黃袍加身後搖身一變成了宋朝的開國皇帝,如此以來他自然要防止別人走他的老路。好在趙匡胤還算是個比較仁義的人,對於跟隨他起事的那幫兄弟沒有趕盡殺絕,而是來了一場"杯酒釋兵權",很輕鬆的就將軍權收歸己手。隨後他就改革了軍制,加強中央集權,制定重文輕武的政治方針。這樣做當然是有好處的,武將無地位,那麼軍功集團就沒落了,宋朝的朝廷變成了文官集團的天下。宋朝的商業、手工業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蓬勃發展,文化、科技、藝術都獲得了全面的發展,唐宋八大家宋佔其六,四大發明宋佔其三,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出宋朝簡直是文人墨客的天堂。而國富軍弱也讓宋朝不能像其他大一統王朝一樣開疆拓土,打服周邊少數民族,只能是以防守為主,向軍力強於自己的遼國、金國上貢,以求和平。

兩次亡於外族,誰該為宋朝的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買單?



宋朝是可讚歎的王朝,同樣也是可悲哀的王朝。若說西漢與外戚共天下、東漢與宦官共天下、唐朝與藩鎮共天下、元朝與番僧共天下、明朝與內閣首輔共天下,那麼宋朝就是與文人士大夫共天下了,可惜的是文人士大夫終究還算是社會的上層人士,宋朝依舊沒有突破封建制度的約束,無法更進一步的發展,社會底層的百姓還是生活的艱苦。而最讓人可悲的就是宋朝的武將根本不能一展抱負,諸多名將都擁有赫赫戰功,最後下場卻無比悽慘,最著名的莫過於岳飛了,忠心耿耿為朝廷,一心想收復失地,卻被秦檜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宋朝軍力的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趙匡胤負一定責任,但後世皇帝對重文抑武的政策矯枉過正,也要負大部分責任。

兩次亡於外族,誰該為宋朝的軍力孱弱、武將地位低下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