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423頭條知識節#

《三字經》講:“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個“禮儀”就是教養的重要內容。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教養是指人們通過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文化和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個人修養的綜合結果。

有一年,一夜秋風勁,郭德綱家的柿子樹葉子落盡,只剩下紅紅的柿子,就像院子裡升起的一個個小燈籠。很快,就有喜鵲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這時候小兒子急了,不由分說就要去趕走喜鵲。老郭看到,急忙攔阻:“別這麼獨,讓它吃!”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接著,老郭對兒子說:“人的一生很長,不差這一個柿子吃。而這隻喜鵲這輩子頂多吃這麼一個柿子。看它有東西吃,也是種快樂。”

“別那麼獨,讓它吃!”家長們若把這個故事借過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養一定不會差。


都說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而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一塊散發著光芒的金子!

下面看看“卓別林打蒼蠅”和“一碗麵”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什麼是教養、什麼是無教養。

卓別林是演員、是導演、又是編劇,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在召開影片攝製會議時,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飛。開始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於是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手中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一直盯著那隻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停在了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一下擊中時,忽然放下蒼蠅拍,讓蒼蠅飛走了。旁邊在座的人看了不解,就說:為什麼你不打死它?這位諧星聳了下肩膀說:這只不是剛才那隻!

另外一碗麵的故事,說的是奶奶溺愛孫子。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平時吃牛肉麵時奶奶都當著孫子的面把自己碗裡的牛肉夾給孫子的,而有一次,奶奶事先把牛肉夾到孫子碗裡,並沒有讓孫子看到,當孫子坐下吃麵時,習慣性地要奶奶把牛肉給他。雖然奶奶說先給他了, 孫子就是不相信,而把面弄得滿桌都是。更甚者,是孩子的父親後來到店裡,花一百元踐踏兩碗麵,這也許是沒有教養的極致表現:他向麵碗吐口水,並不停地怒斥:我花錢買的面,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禮儀文化的薰陶對孩子的重要性

生的真正目的,在於追求幸福與快樂。做個有教養的人,是取得幸福和快樂的前提。家長們,讓孩子做個有教養的人,受人尊敬,討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