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對我們的威脅

太空垃圾(Space debris、Orbital debris或Space junk)是環繞在地球軌道附近的廢棄人造物體;太空垃圾小到由人造衛星的碎片大到整個飛船殘骸構成。

在地球周圍有超過一億的太空垃圾在以每小時17000英里(大約每小時27000公里)的速度環繞地球飛行。

太空垃圾對我們的威脅

自前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來,全世界各國一共執行了超過4000次的發射任務,產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雖然其中的大部分都通過落入大氣層燃燒殆盡,但是截止2012年還有超過4500噸的太空垃圾殘留在軌道上。美國於1958年發射的尖兵1號人造衛星報廢后至今仍在其軌道上運行,是軌道上現存歷史最長的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對我們的威脅

1983年,美國航天飛船"挑戰者號"與一塊直徑0.2毫米的塗料剝離物相撞,導致舷窗被損,只好停止飛行。前蘇聯的"禮炮—7"號軌道站也多次被此類"塵埃"損壞。1986年,"阿麗亞娜"號火箭進入軌道之後不久便爆炸,成為564塊10 釐米大小的殘骸和2300塊小碎片,這枚火箭的殘骸使兩顆日本通信衛星"命喪黃泉"!1991年9月15日,美國發射的"發現者"號航天飛機差一點與前蘇聯的火箭殘骸相撞,當時"發現者"號與這個"不速之客"僅僅相距2.74千米,幸虧地球上的指揮系統及時發來警告信號,它才免於喪生。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時55分(北京時間2月11日晚0時55分),美國和俄羅斯的兩顆通信衛星在太空相撞併產生大量太空垃圾,這極有可能會對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9] 。

據計算,太空軌道上每個飛行物發生災難性碰撞事件的幾率為3.7%,發生非災難性撞擊事件的可能性為20%。以此計算,今後將每5~10年可能發生一次太空垃圾與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將達到2年一次。

2014年4月3日美國航天局宣佈,為躲避一塊阿麗亞娜5型火箭的殘骸,國際空間站飛行控制人員當天調整了空間站的飛行軌道。這也是近3周內國際空間站第二次躲避太空垃圾。

美國航天局的聲明說,過去幾天,飛行控制人員一直跟蹤一塊阿麗亞娜5型火箭殘骸。結果發現,這塊太空垃圾有可能從空間站旁約300米處飛過,因此決定調整空間站的軌道。

聲明說,美國東部時間3日16時42分,空間站推進器點火3分40秒,將空間站的軌道抬升了約800米。空間站上的6名宇航員提前得到通知,沒有任何危險。

2014年3月16日,空間站也曾提升軌道,以躲避一塊俄羅斯氣象衛星的碎片。

太空垃圾對我們的威脅

太空垃圾雖然危害著星際探索事業,但美太空署曾表示要將太空垃圾變新式武器。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研人員表示,對太空中存在的數量巨大的衛星殘片可以通過改變其飛行方向,將其轉變成消滅老舊衛星的"太空武器"。

太空垃圾對我們的威脅

目前太空有30萬個大小不一的衛星殘片,對太空構成嚴重威脅。NASA科學家表示,近10都在觀測這些衛星殘片的運行規道。從理論上講,任何太空物體都有自己的飛行軌道,而任何飛行軌道都可以被改變。因此,通過改變衛星殘片的飛行軌道,可以對其進行"清理",並對已過期的衛星"清掃"。

報道稱,軍方從中看到了研發"新式武器"的可能性。因為,具有高速運行的太空殘片成為打擊太空反導系統的"武器"。雖然目前還缺少技術手段改變大量太空殘片的飛行方向,但科學家表示距此目標只需3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