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文 | 崛朗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死亡在中国人的眼里是隐晦的,与其说是“难以开口”,倒不如说中国人对于死亡这样的词汇和概念是避之不及的。

因为在普通人看来,它和神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我们不愿意触及,更不愿意让孩子了解。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但是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去上班,没有让孩子去上学,基本上全中国的人都在家看着每一天的数据,等着一线的工作人员带来好消息。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关注着新的一个时间点里,又有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人重获新生。

你会怎样对孩子说明这样一场和死神抗争的战役呢?卫健委提醒我们,疫情不是一串串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每一天起床的时候我们都会关注那些数字,可是在我们的眼里和心里,是麻木的。

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惶恐不安,因为对非典感知的缺少,我们对于新冠的恐惧是首次也是剧烈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的增加成了常态,也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些一天天变大的数字,一个个死去的人们。

别害怕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一切,生命教育可以迟到,但是不能缺席。

而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这是一场关于生命和人类种族的斗争,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他所面对的社会如何,他存在的意义又是怎样的。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一、懂生死的孩子,更会感恩

正在念小学三年级的张思瞳,是一名医护人员的女儿。

在年前,她就已经听说了关于新冠的各种事情,因为妈妈单位的同事不幸感染,她和一位阿姨永远的再见了。

她说,自己并不害怕病魔,因为爸爸妈妈会保护他。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张思瞳对妈妈说:“妈妈,如果你被召回了,请你放心回医院工作。我会勤洗手、不出门,让我们一起为战胜病魔做贡献。”妈妈欣慰地摸了摸她的头,她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开始有担当了。

生死是残酷,也是爱。尤其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很多人在家里做贡献,而也有许多人在为他人的安全而付出着努力。别害怕死亡会带给孩子恐惧,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内涵,懂生死的孩子,也会更加懂得感恩,你知道吗?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二、孩子的死亡教育很重要,但也不能一蹴而就

一次病情就可以解决一个孩子对于死亡、生命等的理解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尽管一次的死亡教育不能永恒,孩子也会随着时间淡忘,可是教育不会停止。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既然对其的理解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家长们不妨分阶段来教育、引导孩子,不让“死”变成孩子心里害怕的词汇。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三、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

1、 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区别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常常会因为和亲人的分离而感到难过、伤心、害怕、恐惧等,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一走,自己就没有人要了,不会回来。

但是死亡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而分离却是不一定的。引导孩子理解死亡,对于0-4岁的孩子来说会有些困难,但是分辨死亡却是可以的,这是死亡教育的开始,

2、 正确理解死亡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让孩子怕死,对死亡的话题躲闪,逃避这方面的事情吗?不是的。

在5-8岁期间,孩子会突然的对鬼神感到恐惧,这是因为对于死亡的初步认知,让他们产生很多的联想,猜想,比如会被加害,会被恶搞等。

正确理解死亡,不把死亡神化,这是在孩子5-8岁的阶段里,家长们需要做的。

3、 理解死亡的同时重视生命

认知的增加,帮助孩子一步步的理解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生命,但是家长们要注意,我们的引导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

理解死亡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不是因为生命短暂而要及时行乐,不顾后果。

9岁以后,孩子会进入青春期、叛逆期,对于死亡的认知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在这个时期里,家长们尤其需要引导孩子从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

什么时候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与其固定时间,不如分阶段进行,提高效率。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崛朗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