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文 | 崛朗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死亡在中國人的眼裡是隱晦的,與其說是“難以開口”,倒不如說中國人對於死亡這樣的詞彙和概念是避之不及的。

因為在普通人看來,它和神靈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僅我們不願意觸及,更不願意讓孩子瞭解。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但是因為疫情,我們沒有去上班,沒有讓孩子去上學,基本上全中國的人都在家看著每一天的數據,等著一線的工作人員帶來好消息。

而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關注著新的一個時間點裡,又有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人重獲新生。

你會怎樣對孩子說明這樣一場和死神抗爭的戰役呢?衛健委提醒我們,疫情不是一串串的數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每一天起床的時候我們都會關注那些數字,可是在我們的眼裡和心裡,是麻木的。

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惶恐不安,因為對非典感知的缺少,我們對於新冠的恐懼是首次也是劇烈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字的增加成了常態,也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這些一天天變大的數字,一個個死去的人們。

別害怕告訴孩子關於死亡的一切,生命教育可以遲到,但是不能缺席。

而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這是一場關於生命和人類種族的鬥爭,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他所面對的社會如何,他存在的意義又是怎樣的。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一、懂生死的孩子,更會感恩

正在唸小學三年級的張思瞳,是一名醫護人員的女兒。

在年前,她就已經聽說了關於新冠的各種事情,因為媽媽單位的同事不幸感染,她和一位阿姨永遠的再見了。

她說,自己並不害怕病魔,因為爸爸媽媽會保護他。

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張思瞳對媽媽說:“媽媽,如果你被召回了,請你放心回醫院工作。我會勤洗手、不出門,讓我們一起為戰勝病魔做貢獻。”媽媽欣慰地摸了摸她的頭,她知道,自己的孩子長大,開始有擔當了。

生死是殘酷,也是愛。尤其是在這樣特殊的時期裡,很多人在家裡做貢獻,而也有許多人在為他人的安全而付出著努力。別害怕死亡會帶給孩子恐懼,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理解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內涵,懂生死的孩子,也會更加懂得感恩,你知道嗎?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二、孩子的死亡教育很重要,但也不能一蹴而就

一次病情就可以解決一個孩子對於死亡、生命等的理解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這裡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儘管一次的死亡教育不能永恆,孩子也會隨著時間淡忘,可是教育不會停止。

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讓我們不得不開始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既然對其的理解不能一蹴而就,那麼家長們不妨分階段來教育、引導孩子,不讓“死”變成孩子心裡害怕的詞彙。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三、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死亡教育”?

1、 分辨死亡和分離的區別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常常會因為和親人的分離而感到難過、傷心、害怕、恐懼等,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一走,自己就沒有人要了,不會回來。

但是死亡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後果,而分離卻是不一定的。引導孩子理解死亡,對於0-4歲的孩子來說會有些困難,但是分辨死亡卻是可以的,這是死亡教育的開始,

2、 正確理解死亡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讓孩子怕死,對死亡的話題躲閃,逃避這方面的事情嗎?不是的。

在5-8歲期間,孩子會突然的對鬼神感到恐懼,這是因為對於死亡的初步認知,讓他們產生很多的聯想,猜想,比如會被加害,會被惡搞等。

正確理解死亡,不把死亡神化,這是在孩子5-8歲的階段裡,家長們需要做的。

3、 理解死亡的同時重視生命

認知的增加,幫助孩子一步步的理解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生命,但是家長們要注意,我們的引導並不是到這裡就結束了。

理解死亡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當下,不是因為生命短暫而要及時行樂,不顧後果。

9歲以後,孩子會進入青春期、叛逆期,對於死亡的認知會極大的影響他們的行為,所以在這個時期裡,家長們尤其需要引導孩子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

什麼時候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與其固定時間,不如分階段進行,提高效率。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崛朗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