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說起馬未都,在整個中國的文化圈裡面可謂是赫赫有名了,他身份很多,從工人到編輯,從編劇到收藏家,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古文化學者、鑑寶大師、著名作家等等,可以說是在每一個行業裡都做的有聲有色,當然,在眾多身份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收藏家,馬未都的收藏品不僅數量多,而且大多都極為珍貴,據專家推算,馬未都所擁有的藏品加起來,價值接近百億,這樣驚人的財富,著實令人羨慕啊。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眾所周知,著名的收藏家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祖輩顯赫,比如王世襄,父母都是當時的著名人物,又比如張伯駒,從小就與袁世凱的兒子當同學,家世可想而知,但馬未都不同,他的祖輩只是普通的小島居民,全靠父親拼死戰鬥才能生活在北京城,他接觸收藏僅僅只是個人愛好,而且當時馬未都的夢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年輕的時候,真是把文學當做一輩子的事業。”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青年時期的馬未都(右一)

馬未都喜歡寫作,當年憑藉著一篇短篇小說名震全國,從而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出版社的編輯,後來他還投身影視圈,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劇本,比如《海馬歌舞廳》、《編輯部的故事》等,實實在在的賺了不少錢,可令人疑惑的是,後來的馬未都卻放棄了這個非常賺錢的影視圈,轉而投身了當時被當作“破爛行業”的收藏圈,這裡面究竟有何內情呢?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編輯部的故事》劇照

馬未都曾談過自己的這段經歷,對他來說,當時自己之所以放棄影視圈,全都是因為2個字:愛好。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馬未都對古董痴迷到什麼地步呢?當年結婚時流行買彩電,而他為了買一件心儀的屏風,居然偷偷的挪用了這筆錢來買了一件“四扇屏”,為這事他的妻子沒少跟他生氣,等到有錢了,馬未都更是在街頭巷尾不斷的收藏東西,從陶瓷、傢俱到玉器、漆器等等,可謂是森羅萬象,他憑藉影視賺來的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收藏裡面,這樣的行為讓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還認為他“瘋了”,為了一個愛好而散盡家財,這樣的行為,確實是“瘋”了。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馬未都的“一家三口”

但慢慢的,國家經濟蓬勃發展,古董行業也迎來了爆發,以前無人問津的青花瓷、官窯瓷等藏品的價格水漲船高,而馬未都的身家也迎來的暴增……一次選擇,改變了馬未都的命運。

馬未都:我為何放棄賺錢的影視圈,轉而奔向前途未卜的收藏圈?

如今的馬未都功成名就,到了天命之年的他卻不閒著,上電視、辦節目,甚至還想著再出一本書,這樣的經歷和包袱,也難怪他能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