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上兵制發生過四次變化——開國時靠八旗兵打天下,擴張期靠綠營兵搶地盤,衰落期靠鄉勇續命,快嚥氣時又打算靠西式軍隊救命。像這樣在兵制、尤其是兵役制度上如此多變的王朝,清朝還屬獨一份。

在中國的歷史上,兵役制度大體上以徵兵制、募兵制和軍戶製為主。從西周到唐朝中葉的將近1800年裡,徵兵制始終是兵役制度的主流,只不過在組織形式有所差別而已。比如西周、春秋時的兵農合一(也叫寓兵於農),戰國到兩漢的全民皆兵,起源於魏晉南北朝的府兵制等。徵兵制的特點首先是成本低廉(無需軍餉養兵)、能迅速召集數目龐大且訓練有素的軍隊;其次士兵雖非職業軍人,但都是有正當職業的清白良民,並以“良家子”作為軍隊的骨幹;最後在徵兵制下武將很難擁兵自重、以武亂政。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中國歷史上最具尚武精神、戰鬥力最強的王朝,基本都是實行徵兵制

隨著府兵制度的敗壞,從天寶年間開始,唐朝政府不得不募兵維持基本的國家武裝,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南宋滅亡。募兵制其實並非唐朝的首創,早在漢末黃巾之亂時就曾掀起過一股募兵熱潮,結果鬧得個天下大亂,漢朝因之而亡。唐宋等朝搞募兵也沒逃過這一劫,而且表現得比漢末還不堪——曹操、孫權那些梟雄割據歸割據,但對外能打得四方蠻夷屁滾尿流,而唐朝藩鎮及五代十國的軍閥們卻統統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兩宋則為了消除武將亂國的隱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非但未能實現天下的大一統,國土還越打越小,最後兩次亡於異族之手。

募兵制與徵兵制最大的區別在於養兵成本高昂,軍隊的戰鬥力卻大幅下降。以兩宋之富,將國家財政收入的七成以上投入養兵,結果空有百萬大軍,卻無論是契丹人、党項人、女真人、蒙古人沒一個能打得過。更要命的是,募兵制下能招來的兵員,大多出身流民、無賴,極大的敗壞了軍隊的形象和名聲。“好男不當兵”這種狀況在徵兵制下幾乎是天方夜譚,在募兵制下卻是常態,其對國防建設和尚武精神上的負面影響,至今也不能說完全消除了。

中國實行募兵制的500年,也是軍隊戰鬥力最為孱弱的時代。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靖康之恥是募兵制失敗的典型例證——花大價錢結果養了一群屁用不頂的廢物

元朝除了蒙古部族兵,對主要由附庸的漢族武裝和投降的宋軍組成的漢軍實行軍戶制,即將其納入兵籍,世代為兵。明沿元制,改稱衛所制,納入兵籍的軍戶分三種,即種從徵(開國時即從軍者)、種歸附(投降的敵兵)、種謫發(充軍的罪犯),均為世襲兵。在軍戶制下,士兵在非戰時需要屯田餬口(還需向官府納糧,儲為軍糧),但在戍邊或戰時,官府予以士兵一定的糧食、食鹽等補貼。

軍戶制在表面上與徵兵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兵員素質、組織形式以及戰鬥力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且極易腐化敗壞。元朝不足百年而亡、明軍也很快失去攻擊能力,均與此有關。

所以清朝建立以後,在兵役制度上開展了與前朝完全不同的探索和嘗試,結果有好有壞。

八旗兵為滿洲人打完天下之後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還成了國家巨大的負擔。

因為滿洲人的文明程度太低,所以建國入關以後,幾乎全面照搬了明朝的各項典章制度。唯獨在軍事體制上,可能是出於勝利者的驕傲,清朝基本保持了自己的傳統。

在兵役制度上,在清朝開國前期依然以八旗制度為主。八旗兵即滿洲人的部族兵,他們生長在白山黑水的嚴酷環境中,兼做牧獵與農耕,與當年的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樣擅長騎射,有著彪悍的戰鬥精神。同時八旗兵軍法森嚴,作戰時有進無退,往往能以少勝多,所以清軍入關時滿洲八旗兵不過幾萬人,加上蒙古、漢軍旗也不會超過20萬,卻能席捲天下、罕逢對手不是沒有原因的。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金朝入主中原不足百年軍隊就敗壞得不像樣子,八旗兵腐化的速度比他們的先祖還快

不過此後八旗兵就轉變為世襲的職業軍人,加上朝廷給予他們優渥的待遇——賜予大量的土地及生產物資,享受豐厚的軍餉。比如一名最普通的八旗兵可授田30畝,月餉銀一兩五錢、每年另得米糧30斛(1斛等於5鬥,約60斤)。在清初,這樣的收入足以讓一個家庭步入“小康”,於是安居樂業的八旗兵很快就失去了昔日的戰鬥精神,開始腐化墮落。尤其是八旗兵大都是隻會打仗的廝殺漢,缺乏耕作及生產的技能與熱情,所以將賜田賣給視土地如生命的漢人成了普遍的現象。到了乾隆朝時,這個問題嚴重到朝廷不得花費鉅額國帑將這些田土贖回、再行配給旗兵,結果沒過多久又被這幫敗家玩意賣了個精光。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剛出關那陣兒還不夠用的八旗兵,過上好日子以後就開始拼命生孩子,到了嘉慶年間已經繁衍到150多萬人。而清政府的兵額與糧餉支出畢竟有限,這就使得旗兵們的生計日益艱難,然後這幫幹嘛不行、吃嘛不剩的傢伙就跑去找旗主甚至皇帝去訴苦。於是在康熙、乾隆兩朝皇帝和朝廷都絞盡腦汁試圖恢復八旗兵的戰鬥力,起碼也要讓這幫功勳之後儘量做到自食其力,不過這些努力統統歸於失敗。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當年驍勇善戰的勇士後代只會提籠架鳥和抽大煙,八旗子弟甚至成了紈絝、廢物的代名詞

最後這幫連養活自己都費勁的八旗兵,非但再也沒有保家衛國之力,反倒成了需要朝廷和百姓揹負的沉重負擔。於是每逢清廷遇到內外戰事,大家都非常默契的不提八旗兵這茬兒,而是依賴主要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

半軍戶、半募兵的綠營兵,才是清朝中前期絕對主力部隊。

綠營是清朝入關以後,通過招募或接收俘虜而來的職業兵,其中大都由漢人組成。因為八旗兵已經將各種常用的旗幟顏色搶光了,所以這些後孃養的漢兵只能打綠色的旗幟,故稱“綠營”。在乾嘉朝時綠營達到了極盛,總員額大概有60萬左右,分駐各省和邊疆要地,成為清初到中葉期間最為重要的武裝力量。在各種平定內亂、征討外夷的戰爭,如平定三藩之亂、征討準噶爾、回疆、金川等,綠營都是絕對的主力部隊。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我們看到胸前有個碩大的“兵”字的清兵,大都是綠營兵

在康雍乾三朝,清朝的領土一口氣擴張了約700萬平方公里,綠營兵在其中居功至偉。

綠營名義上歸兵部直接統轄,但在實際上受駐地總督節制。帶兵官最高為提督和總兵,以下有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以千總和把總為最下級基本軍官。其營制分標、協、營、汛四種——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所屬稱“標”(分別稱督標、撫標、提標、鎮標),副將所屬稱“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稱“營”,千總、把總所屬稱“汛”。原則上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標、協管轄一至五營不等,營以下分若干汛。

此外還有一部分駐紮在京師、隸屬於禁軍系統的綠營(其中有部分漢軍旗人),稱“巡捕營”。巡捕營在康熙年間僅有馬步兵三營,共3000餘人,到了乾隆年間已經擴充到了萬人以上,說明綠營在清朝軍隊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並得到了皇帝與朝廷的信任。

不過在兵役制度上,綠營堪稱一朵“奇葩”,與前朝的任何一支軍隊都有所不同。綠營兵的兵員以招募為主,是職業軍人,屬於募兵,但同時又實行世兵制,強制軍人世代當兵、父死子繼,看起來像是軍戶。但與軍戶制相比,綠營兵不但按月發軍餉(待遇低於八旗兵),而且實行軍事化管理,基本不從事屯田等民業(駐紮在新疆等邊遠地區的綠營除外),與明朝的衛所制又有很大的差別。看起來綠營像是清廷在吸取明朝衛所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深(拍)思(腦)熟(門)慮後的結果。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清初與其領土極盛時的對比。綠營兵雖然後來成了廢物,但不能磨滅他們的功績

不過到了乾隆末年,綠營已經開始盛極而衰,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是綠營兵已經成為清廷最為依賴的武裝力量,但在加官進爵、薪餉待遇等方面卻遠不如八旗兵,嚴重影響了士氣;其次是隨著大規模戰事結束,軍紀開始敗壞,剋扣軍餉、喝兵血等現象愈演愈烈;此外就是綠營兵的訓練、管理開始鬆懈,武器朽壞、馬匹缺乏。這就導致綠營兵的戰鬥力急劇下降,到了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興起時,已經淪為觸之即潰的散兵遊勇,此後逐漸淘汰,至清末時已經名存實亡。

因人而成也因人而散的鄉勇,註定了只能曇花一現。

鄉勇就是鄉兵,本是地方民眾的自衛武裝。在中國的鄉村,百姓普遍淳樸,又是為了保家衛土,所以其戰鬥精神往往高於不知為何而戰的官兵。因此鄉兵受到清廷的青睞,早在雍乾時期就曾徵募過鄉勇助戰,嘉慶朝時平定川楚教匪之役,鄉勇也出力甚多。太平天國興起後,因其信仰、主張與中國鄉村的傳統截然相悖,因此洪楊北上期間與當地民眾屢屢發生衝突,殺戮甚重,各地多組鄉團以自保。而清廷因八旗兵和綠營兵皆不可用,因此鼓勵各省之在籍大臣(即現居本鄉的朝廷大臣)督辦團練,意在擴大鄉勇的規模、提高其戰鬥力,以平匪患。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胸前寫著個碩大的“勇”字的傢伙,就是鄉勇

從此本為民間武裝的鄉勇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官勇”,鄉團成了“官團”。

當時各省編練的鄉團中,以湖南最見成效。先有新寧(今湖南邵陽)人江忠源組建楚勇並屢建功勳,又有湘鄉知縣朱孫詒與諸生羅澤南、李續賓、王鑫等組建湘勇。到了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曾國藩奉旨以在籍內閣學士、兵部侍郎的身份督辦團練,他採用儒生領軍、鄉民(以山農為主)為主要兵員的方式,將湖南各地團練整合在一起,形成後來赫赫有名的湘勇。湘勇與李鴻章的淮勇成為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的主力,楚勇則在編入左宗棠的新楚軍後,為平定回亂、收復新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像湘勇、淮勇、楚勇等戰鬥力較強的鄉團,後來都被清政府接收為正規軍。

鄉勇的糧餉並非來自國家的軍費,而是直接取自地方上的徵收的“丁(稅)”、“漕(糧)”、“釐(金)”、“(雜)捐”。因其待遇優厚,使得許多綠營兵都紛紛“棄暗投明”,導致鄉團與綠營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屢屢發生衝突。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經濟上的保障,像淮勇等鄉勇武裝能夠聘請西方顧問傳授近代戰術、採購西式武器,進一步增強了戰鬥力。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淮軍在後來的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中,表現有好有壞

鄉勇的優勢類似明朝的戚家軍,兵員的素質和訓練水平較高,作戰勇敢,沒有傳統軍隊的沉暮習氣。不過鄉勇因人成事,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宗族性,忠於將領遠勝於忠於國家,有著濃厚的私人軍隊色彩。比如在湘軍中,曾國藩的地位形同一個大軍閥(雖然這不是曾願意看到的),他麾下的將領形同小軍閥,比如鮑超有“霆字營”(鮑超字春霆)、劉銘傳有“銘字營”、楊鼎勳有“勳字營”等。士兵均以將領作為效忠對象,軍中袍澤關係深厚,其他軍隊以及外鄉人都要遭到排斥,堪稱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既然因人成事,就免不了因人而散。天京之戰後,曾國藩逐漸從軍界脫身,湘軍的士氣人心就散了,其骨幹大部分解甲歸田。比如鮑超很快就因為與李鴻章的矛盾稱病引退,其麾下的霆軍30營就只能遣散,畢竟除了鮑超根本沒人能指揮得動他的這些子弟兵。

八旗、綠營、鄉勇、新軍——淺談清朝兵制的“四變”

鮑超及其霆字營的命運是鄉勇因人而成又因人而散的一個縮影

剩下的鄉勇也很快失去了銳氣,最後變成了跟八旗兵、綠營兵一樣的廢物兵。

再一次無兵可用清廷,又被洋人揍得七葷八素,只能再次變革軍制、模仿西法編練“新軍”。結果錢沒少花,練出來的兵要麼像鄉勇一樣成了軍閥的私軍,要麼乾脆等於替革命黨練兵,最後革了清廷自己的命。

鑑於本人只專注於古代史,今天寫的有點“超綱”,所以就不細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