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在1000多年前的中国,有这样一个“可怕”的王族。它能在最乱的乱世中生存,在朝代更迭中还能使国家富饶。这个王族的后代,还背负着一个“特殊使命”,他们在之后沉寂的千年里,其实一直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着整个中国。这个家族就是:吴越钱氏家族。

1000多年前,唐宋之间,有过一个五代十国的奇局,天下纷争,群雄四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乱世。当时北方战火纷飞,田园荒芜,可很奇怪的是,在南方,浙江一带的吴越国却是太平景象。

这就不得不提吴越国的君主,钱镠。他一生充满传奇,也是他奠基了钱氏家族的辉煌。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镠画像

他生于公元852年,杭州临安人,据说他出生时,相貌奇丑,丑到连亲爹都不想要,他爹觉得不详,想把他弃于井中,好在阿婆怜惜,才保住性命。因阿婆留住了他的性命,钱镠小名“婆留”,而那口井被称为“婆留井”。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资料图:婆留井

他很喜欢看书,小小年纪,就已满腹诗书,可家中贫困,他只好中途辍学去贩私盐。为了生存,他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乱世出英雄,他由贩盐起家而行伍,后多次平息叛乱,使两浙统一。当时为表彰他的功绩,唐僖宗钦赐“金书铁券”,免他本人九死、子孙三死。

到公元923年,后唐建立后,他又被封为吴越国王。他深知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当上国君后,便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为本,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在他的治理下,吴越国成为遍地烽烟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大文豪苏东坡由衷赞叹吴越国盛景:“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由此奠定基础,声誉鹊起。

更难得的是,人人都想称霸,可他却一心追求中国统一。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子孙: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

当时因割据政权,多少人,在继承问题上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可因他的家训,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竟仍然稳定太平。

公元978年,后代遵从他的遗嘱,为保护百姓免受战乱,归附宋朝,成就了中国史上少有的和平统一局面,江南则成了富甲一方的华夏之地。

编写《百家姓》时,由于当时赵氏为帝,“赵”姓被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的,就是“钱”姓。之后这个传奇的王族,渐渐消失在了历史中,可钱氏家族不仅没衰败,还长达千年都人才兴盛!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氏宗谱》中的钱镠像

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擎、国学大师。

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有人总结钱家出过“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为何钱氏能人才济济?其根源在于钱镠的那一纸家训!

在家训的开篇,就提到: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钱镠认为,做人以立品为先,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

钱氏家训——读书

钱镠曾说“子孙虽愚,诗书须读”。所以,崇文倡教、读书明理,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它强调的就是:读书为第一等事,读书子弟为第一等人。

为了让家族中的穷苦孩子,也能读得起书,家训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于是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族内相互扶携,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穆先生像

国学大师钱穆,就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他最著名的著作《中国文学史》,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全面的详尽的讲义,无人能出其右,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亲侄子钱伟长,同样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成为了中国的力学之父。1941年,他提出“板壳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后,这样评价:“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他还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奠基人。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伟长

有人问钱伟长,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调侃道:“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

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钱基博,自幼便喜好读书,勤奋治学到,“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以至于“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他博通经史子集四部,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有“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大名鼎鼎的张謇赞其文章,“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基博(右)与钱钟书(左)

而他的儿子,比他更出名。他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他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他的《管锥编》堪称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众人皆知钱钟书有“照相机式的记忆”,有“百科全书式的大脑”,而钱钟书的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除了大量阅读之外,他还学习他的父亲,无论看什么书都必做笔记,一生都在纯粹地做学问。

钱氏家训——婚姻

钱氏家训中还写了婚姻原则: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相比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教养和素质。让人不禁感叹,一千年前的钱氏家训,居然观念如此超前。而钱氏家族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就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在钱学森苦闷时,始终相伴左右。钱学森曾多次提及,“在我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很有福气。”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伟长与夫人孔祥瑛

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清华大学高材生,曾任清华附中校长。他们两人相濡以沫61年,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仍不离不弃。

一天,钱基博私自拆开了,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信,信中写道:“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钱基博不禁赞叹:“真是聪明人语。”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钟书与夫人杨绛

之后,钱基博亲自给杨绛回信,信中大大称赞她的孝悌明理,且立即认可她和钱钟书的恋爱关系。而婚后,钱钟书更给了她最高的评价: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使钱家基因不断优化。

钱氏家训——家国

更令人佩服的,是钱氏家训中的家国观:“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利在一时故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早就1000多年前,钱氏家训,就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实在令人汗颜。

比如钱穆,即使到晚年,仍不忘教导子女: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其实钱伟长是个严重偏科生,他英文成绩0分,物理成绩5分,但他以国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可当看到中国因为没有飞机,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时,他毅然选择为救国换专业。在短短4年里,就完成了一般人8年才完成的学业,终成一代物理大师,实现科技报国之志。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玄同与钱三强

钱三强师从居里夫人,其父钱玄同又写信激励儿子:“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正是在这样父亲的教导下,钱三强始终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他与妻子何泽慧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功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原子弹事业中,成为了中国原子弹之父。

当年钱学森赴美留学,他的父亲钱均夫就根据钱氏家训,专门为他写了庭训:“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

中国这个家族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学森

在二战中后期,钱学森已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可他却一心回祖国效力,美国得知后,多次阻挠,更将他软禁,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咆哮:“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得知儿子被软禁的消息,钱均夫给他写信勉励道:“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觉醒……”

之后历经千辛万苦,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大地,而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国防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个个忠勇为国,代代皆是豪烈,钱氏家族不愧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正是“钱氏家训”的内容,影响了一代代钱王后人,也塑造了一批批钱氏杰出人才。

《钱氏家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为核心,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是一部包含修身处事智慧的治家宝典,也是钱氏家族精英辈出的传家宝。钱氏家训更被记录在“非遗”名录里。即使已经过去千年,但它蕴含的智慧却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