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如何理解難做的工作,都是向上的路?

臨風點金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1、難做的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做,因此更容易凸顯成績,讓上級發現你。

2、難做的工作公認技術難度大,因此更更易凸顯能力,讓上級關注你。

3、難做的工作實際承接者多是有意願上升的人,因此覺得向上之路一定要這樣的考驗。

4、難做的工作我們扛下了,實際上是給上級分憂的過程,更容易獲得上級的好感。

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敢於承擔難做工作的人都是有擔當的人。

向上之路註定不會平坦,這樣才能考驗向上之人的能力和責任擔當。

向上之路本就愈發狹窄,沒有點兒難度怎麼可能,豈能大家都向上,那誰來平庸呢。


贊同觀點,歡迎下方「點贊」,上方「點關注」,感謝支持!


練就七十二變


作為有著二十年職場經驗的過來人,對這句話非常認同,也因為個人經歷,對這句話感觸頗深。這句話應該作為一句職場忠告被所有初入職場的新人所牢記,對你們個人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舉例:

這就好比一位舉重運動員,你是他的教練,你每天讓他舉100公斤的槓鈴,那麼他永遠也舉不起150公斤的重量,他永遠也拿不了世界冠軍。你只有不斷給他加重量,讓他挑戰曾經舉不起的重量,直至他能舉起世界上其他人舉不起的重量,他就是世界冠軍了。而在這一過程,他通過挑戰和完成曾經看起來難以做到的事,提高了自己的舉重能力,由一名普通的舉重運動員變身為世界冠軍,這就是一條突破自我之路、人生向上發展之路。

現實:

但現實是情況是:

情景一:職場中總有這樣一些員工對領導安排的工作挑三揀四、拈輕怕重。熟悉的工作、不費腦子的工作大家都搶著幹;沒幹過的工作、耗費精力的工作、看起了超出自己能力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大家都躲著,領導安排了,也找各自藉口拒絕、推諉。

領導分配了簡單、容易的工作時,表現的沾沾自喜,彷彿撿了一個大便宜;領導安排了一個困難重重、耗費精力的工作時,表現的垂頭喪氣,彷彿領導有意刁難。

情景二:因為某種原因辭職跳槽再次擇業時,自己熟悉的、從事過的職業,哪怕工資待遇不高,也會趨之若鶩;自己不熟悉、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哪怕工資待遇再高,也會避而遠之。

教訓:

長期從事簡單的、沒有難度工作的人,逐漸限於平庸,其在公司(單位)的價值不再突出和明顯,漸漸淡出了領導的視線,成為裁員或邊緣化的對象,事業的發展陷入低谷和困頓之中。

不敢嘗試挑戰、突破自我,繼續選擇熟悉領域擇業的辭職跳槽者,喪失了拓展自己專業領域的機會,工作能力沒有得到大的提升、就業環境沒有大的改觀、觀念視野沒有大的轉變,因此,事業也沒有因為跳槽而有所改變,甚至陷入了不斷辭職跳槽的怪圈,人生也沒有大的起色。

論述:

職場中,難做的工作,要麼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要麼是自己擅長、但要求更高的工作。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身的專業範圍、能力限制自然得到了突破,這就是自己人生向上的一個過程;自己擅長、但要求更高的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對這類工作的熟練程度、把控能力等等自然得到了提高,自己有可能就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專家和精英,這毫無疑問,也是對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提升。

結論:

一、你在領導眼中的價值是和你從事工作的難易程度成正比的。

二、要敢於挑戰那些有難度、高難度的工作,每一次挑戰的成功,換來的將是你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展現。

三、要善於抓住通過挑戰具有一定難度的工作而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放棄和排斥這種機會,就等於放縱和放棄了自己,向上發展的機會自然會離你而去。


銅豌豆的生活記錄


職場中,任何成就、任何成功都是在做事過程中實現的,並且,一個人的成就往往與他所能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成正比。一個人的價值就體現在對大事和難事的解決上。

難做的工作看似耗費你的精力、耽擱你的時間,甚至在很長時間還不出工作成績,但只要長久地堅持下去,就能鍛鍊你解決難題的能力,提升你的競爭能力。但很多人並不這樣想,總認為做難做的工作、處理難題,是自己吃虧了。

傑出能力都是在難做的工作中培養出來的,只有勇挑重擔,才能獲得重要的職位與機遇。挑戰高難度工作是事業成功的基礎,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突破自己難做工作的極限,把自己的潛能無限地發揮出來。高難度的工作也伴有高回報、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