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景小課堂之常見的水草(莫絲篇一)

造景小課堂之常見的水草(莫絲篇一)

我們可以把水生植物分成一下七種:藻類、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水緣植物和喜溼植物。

植物幾乎能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我們都直接或者間接以植物為生。

第一類:藻類

藻類的生理功能很簡單,它們屬於低等植物,看上去就像一個皮囊包裹了一些綠葉素,它們不斷的進行光合作用,不斷的生長分裂繁衍。所以,藻類也比高等植物生長速度快,就算是在汙染嚴重的水域裡,藻類也能茂盛的生長(關於藻類還有很多詳細的分類,在這我就介紹了)。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我們水草造景裡面常見的水草。

莫絲的漢譯名稱來自英文Moss;

種類有陸生,半水生和水生三種。通常被造景者綁在沉木或岩石上運用。對於環境的適應力強,唯對新換的水較不能馬上適應,並不需要太強的光線即能良好的生長。

生長環境

pH: 5.8-7.5

水溫:18一30。C

光照度: 400一1000Lux

養活MOSS很容易,但能養出狀態來就不容易了,最好還是有強光、CO2、液肥定期添加。

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常見的幾種莫絲:

莫絲種類介紹

摺疊爪哇莫絲


造景小課堂之常見的水草(莫絲篇一)

草名 : 爪哇莫絲 (最普遍化)莫絲

學名 : Fantinalis antipyretica

原產地 : 世界各地的熱帶溫帶地區

水質 : 弱酸性弱鹼性性, 軟水中等硬水

照明 : 一般2尺缸用2-3只20W燈管

二氧化碳: 最好要施打

生長速度:慢

爪哇莫斯是最常見的莫斯,其枝條非常稀疏,主幹和分支的夾角近似直角。生長容易,對水質適應力強,對光照要求也不高,輕易就能長成一片,可附著於任何物體的表面,亦可以半水景方式種植。以側枝分生方式繁殖。爪哇莫斯常與新加坡莫斯(Vesicularia dubyana)混淆,很多人認為新加坡莫斯就是爪哇莫絲,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新加坡莫斯並不是嚴格按植物種類命名的一種莫斯,事實上,新加坡莫絲包括了三角莫絲、迷你莫絲、柳條莫絲等常見的莫斯,甚至還包括了聖誕莫斯

摺疊三角莫絲


造景小課堂之常見的水草(莫絲篇一)

草名 : 大三角莫絲

學名 : Vesicularia filicinum

原產地 : 不詳, 有人認為產自南美

水質 : 弱酸性弱鹼性,軟水、中等硬水

照明 : 一般2尺缸用2-3只20W燈管

二氧化碳 : 最好要施打

生長速度:較快

這種莫絲原產於非洲南部,喜歡低溫環境,水溫應儘量維持在25℃以下,當水溫超過28℃後,葉片很容易停止生長,枯黃甚至死亡。喜歡穩定的軟化水質,對光線需求較多,照射越強烈葉片的外形會越小,但三角型的特徵也越明顯。可依附沉木,石塊生長,在造景設計上有相當多的變化,應用價值比較高


造景小課堂之常見的水草(莫絲篇一)

草名 : 小三角莫絲

學名 : Vesicularia antipyretica

水質 : 弱酸性弱鹼性,軟水、中等硬水

照明 : 一般2尺缸用2-3只20W燈管

二氧化碳 : 最好要施打

生長速度:慢

小三角莫斯是製作莫斯牆及草皮的理想材料,其質地比較細密,能造出厚實的感覺。小三角莫斯與大三角莫斯在形態上比較容易區分:二者展開的葉型大約都呈三角型,大三角莫斯的羽葉間距離稍大一些,小三角莫斯比較緊湊一些;大三角莫斯葉片比較大,小三角莫斯相對小一些;大三角莫斯葉子展開後所有葉都一個平面上,小三角莫斯可有多層,所以小三角莫斯的層次感更強;大三角莫斯的葉片細而長,小三角莫斯相對來說粗而短;同樣的環境下,大三角莫斯的顏色常呈深綠色,小三角莫斯顏色更翠綠些。養殖方面,小三角莫斯宜用弱酸性軟水培植,光線不宜過強,溫度也不宜超過25度,過高溫度會導致其變黃甚至變黑死亡。添加二氧化碳會使其生長得更快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