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美团“落井下石,吃相难看”,大家怎么看?

近期,央视及各大媒体接连炮轰美团,呼声一片,各有说辞。有人大呼美团”太黑“,有人则为美团喊冤,

且看各方观点↓↓↓

01

“天下苦美团者久矣!”有人这样形容餐饮业对美团的态度。

确实,像美团这样的企业,和餐饮企业应该是一种寄生关系,在美团没有成立之前,餐饮业本来经营得好好的,就像池塘里的鱼,自由自在的自我成长。

有了美团之后,餐饮企业觉得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结果却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度过了初期的蜜月之后,餐饮企业和美团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这次疫情发生之后,甚至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

近日,广东省餐饮协会给美团发了一封交涉函,认为美团涉嫌价格垄断,控诉美团在疫情期间上涨佣金,让很多餐饮业不堪重负,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本来餐饮业就压力很大,现在更是雪上加霜,要求美团取消合作限制,减免外卖佣金。

央视痛批美团“落井下石,吃相难看”,大家怎么看?


除了广东之外,其实已经有多地方因为佣金的问题和美团进行过交涉,美团的佣金先是从4%上升到13.4%,然后又上升到26%,从最初的低价让餐饮企业入驻平台,到现在的挟用户以压榨快餐店,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之后,餐饮业刚刚恢复元气,因此被批吃相太难看。

我有两个朋友都曾经干过餐饮,它们对美团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和客户之间沟通非常方便,恨的是自己赚的钱还不如美团抽成多,其中一个因为外卖费用太高,一直坚持自己配送,但是,个人配送不成规模,效率确实太低了,最后干不下去;另一个朋友说通过美团卖一份快餐只赚一两元钱,聊胜于无。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美团自己不去做餐饮,而是寄生在其他的餐饮企业之上,就好像其他电商平台类似,可以利用平台优势赚钱,过分考虑了消费者的感受,而忽视了经营者的感受。

从这里,我们其实可以联想到金融行业,老百姓到银行去存款,银行再把钱借给企业,如果中间没有约束,那么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压低存款利息,抬高借款利率,所以银行监管一直是高压态势,现在的美团是不是也有这种问题呢?

我认为任何事情必须在管理部门监督之下,如果缺乏监管,资本就会泛滥,为了利益不惜落井下石,将来不仅是吃相难看,有可能会变本加厉,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虽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电子商务监管现在已经迫在眉睫了。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互通直通车

02

我为美团喊个冤!

大家真的去研究一下,你会发现,大部分嚷着美团无耻的,是哪些商户呢?

我们分析一下,美团外卖针对的两种商家:

第一种,堂食餐饮。比如商场商圈的餐饮,面积大,提供大量堂食餐位,赚着堂食的钱,又想赚外卖的钱。

第二种,无堂食餐饮。往往面积小,位置偏。没有堂食餐位,或者即便有少量,也不便于客户上门。外卖,几乎是这类餐饮的唯一收入来源。

关键在于,对堂食餐饮来讲,外卖不应该是主营收入。没有外卖,如果就活的不好,早就撤出商场降低房租成本了。

而对无堂食餐饮来讲,成本低,能够承担26%的美团抽成。这些餐饮,才应该是美团的主要商家用户。

大家应该很清楚,比如我家附近的龙湖天街,一个餐厅500平,15元每平每天,一年房租500×15×365=2737500元(近274万元),还不说物业管理费等等。

如果是纯做外卖,可能只需要一个厨房的面积,100平算大的。再换个便宜的写字楼,每平每天5元,一年房租是100×5×365=182500元(18万)。

房租成本对比:274万vs18万

就不用说堂食餐厅需要一大堆服务员,而只做外卖不用服务员等等…

所以,大家会发现…

吵吵嚷嚷骂美团的,全是堂食店啊!

——老君先生

03

美团在特殊时期没有对商家做出一定的扶持也就算了,还加大力度去“压榨”,也难怪会被央视以“吃相难看”痛批一顿。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把美团敲没了,辩证地看问题,

人家是民营企业,盈利性组织,提高佣金也是在自己平台,不偷不抢,只是会引起怨气

先引用原新闻简单介绍下美团被批的背景:

央视痛批美团“落井下石,吃相难看”,大家怎么看?


央视指出,在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重创的当下,餐饮业损失最为惨重,"仅春节七天假期,全国餐饮行业就损失了五千亿元的营业收入",依靠外卖维持经营成了很多商户疫情期间的"唯一出路"。然而与努力坚持的商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掌握着巨大流量的美团不仅不降低佣金为商家解困,反而进一步提高佣金,甚至高达26%。

毫无疑问那时候是餐饮业的危难期,而美团不仅没有去帮餐饮业度过危难,而提高佣金,这不合情也不合理,也难怪会挨批。

美团做错了什么?

显然央视评论员给了我们答案,美团借助市场份额的优势行垄断抬价之事。

美团这家公司主要盈利业务就是外卖,也是目前中国外卖领域数一数二的企业,唯一能与之抗衡的目前只有饿了么,曾经的百度外卖基本上逐渐被挤出舞台。

于是美团借着自己是外卖届的一哥,有点像曾经的古惑仔,这条街都要给他保护费,而2020年年初这个特殊时期,商铺都经营困难利润直线下滑,他这个老大哥觉得自己收保护费的比例虽然没变但是总额变少了很多,到手的钱越来越少,于是提高保护费的比例,提到26%。有的商铺吐槽,我做一单只能赚2毛钱利润,于是矛盾从这里出来了。

美团本应该怎么做?

其实美团即使不谈什么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多学学阿里系的饿了么。

饿了么是个活生生的教科书,它在复工初期给每个饿了么使用者提供复工红包,金额平均有7块钱,前阵子饿了么还包下80城的广告牌免费给中小型餐饮商家做宣传。

这一比,美团在道德层面确实不及饿了么,王兴终究还是差了马老师一截。

美团本应该怎么做?以我们的期待,本应该比饿了么做得更好才对吧。

美团未来会怎样?

美团遭到央视批评,显然也会引起很多商家和用户的共鸣,损失一部分流量怕是不可避免,但是美团也不会因为这次的难看行为打垮,饿了么表示自己蓄势待发,美团这次仿佛给了自己机会,毕竟饿了么背后是阿里,而美团只有美团。美团抬价显然也是看到自己的财报大打折扣,唯一想出的不妙的招数就是涨佣金,或者还有一招也是美团去年用过的——裁员。

如果美团一直走着有失偏颇的招数,被阿里的生活服务布局围困也是在所难免。

当然,我们对美团还是期待变好,想要立足于互联网,需要盈利的同时也需要口碑支撑,对商铺多一些理解和扶持,对用户多一些福利和回馈,这样才能长期在外卖行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