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常人对一个母亲杀害自己的婴儿,这是难以理解和原谅的。而比这更残忍的是,她认为这是最正确的事情。面对一个民族的苦难,有多少人会独自在阴影里默默疗伤,他们的人生究竟能够承受多少苦难。
托妮·莫里森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美国黑人女性。《宠儿》这本书在1988年获得普利策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纽约时报》“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一名,《洛杉矶时报》评价:一部惊世之作,很难想象没有它的美国文学会是什么样子。
要是没有这些荣誉加身,我可能都读不下去这本书。文字晦涩难懂,大多对话没有前因后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讲述逻辑,情节散乱,刚看出一点端倪,作者又开始新的情节。阅读这本书是痛苦的,还有一个原因,很多时候,人对他人的苦难有种本能的排斥。
《宠儿》写了一个黑人女奴塞丝怀着身孕,逃避奴隶主的追踪,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命运,塞丝决然杀了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而十八年后,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日夜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
小说主要讲了黑人奴隶制的残酷,以及对黑人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塞丝的杀婴记忆就是“黑人群族苦难历史的记忆”。可托妮·莫里森在探索人生拯救之途的矛盾痛苦之中,始终没能忘怀爱,对于幸福人生的重要意义。
这让我想起中国作家的小说,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余华,我们见到的大都是中国人的苦难、沉沦、卑劣、无奈、绝望,从苦难中,看到一种希望、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独立人格的追求。他们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心态,去揭露国家历史上的种种伤痕,也诠释了拯救苦难的一剂良药——爱,这一伟大人间情怀。
一 历史更迭下的群体无奈:一位母亲,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竟然会亲手扼杀自己的孩子呢?
美国黑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1)时代背景:宠儿象征着黑人过去的痛苦的历史
即使今日美国黑人的地位与权利,已比百年前提振许多,但这种肉体与心灵的剥削,依然有双重痛苦。黑人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痛苦众人皆知,所有的黑人都不愿回顾这段历史。
莫里森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黑人女性作家,《宠儿》就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创作完成的。
奴隶制下浓烈而畸变的母爱是本篇小说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终。当奴隶制被废除后,黑人依然无法摆脱种族歧视。与身体的创伤相比,黑人的精神创伤更是无以复加。除了肉体上的劳动压迫之外,最教人伤痛的是,他们既不掌握生产工具、也没得到思想自主权。
(2)创作来源:取自真实故事
生活在美国的非裔美国黑人来说,奴隶制是一段不忍回忆的惨痛记忆,这段记忆对于黑人和白人来说都同样不想忆起。白人不愿意面对它,是因为那是一段不光彩的记忆,黑人不愿提起是因为那是一段惨绝人寰的经历。宠儿的再次出现,如同揭伤疤一样让这些人都必须面对过去惨痛的经历。
《宠儿》的核心是一起真实事件,尘封在卷宗里的旧事,莫里森读到之后,深深被触动。小说讲述了19世纪70年代后,黑人从奴隶到自由人的历史进程中的经历。小说以史实为原型,虚构了南方种植园“甜蜜之家”里黑奴塞丝的故事。
小说中的黑人无法逃避被命运摧残的现实,奴隶集体逃离失败后,被奴隶主活活烧死。塞丝独自出逃后,残忍杀婴儿,害怕孩子再次沦为奴隶。
(3)自由和生命:不应成为矛盾
但在那段美国黑人历史上,二者之间却是那样对立甚至是水火不容。贫寒的家境使托妮·莫里森早早地接触社会,从12岁起,就开始了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托妮·莫里森面对黑人的过去与现实,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同胞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当托妮·莫里森提起笔,纸上所呈现出的一切无不是黑人生存境遇的折射。写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揭示了蓄奴制和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摧残。
黑人妇女生活在多重压迫之下,她们有着比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更辛酸的心路历程。长期的苦难将非洲裔美国人的生活扭曲异化,正常的情感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被表达出来,《宠儿》中杀婴的故事,在残忍的背后,其实正是女主人公在种族歧视面前无法安放的爱。
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每一个人都是种族歧视罪证的历史罪证见证者、受害者,同时也是同谋和参与者。
二 个人的挣扎与困惑:黑暗时代的一粒尘埃,飘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在群体性的悲剧命运下,个体会有什么选择呢?
爱,是莫里森的作品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你甚至可以说这是她所有作品都涵盖的一个主题。但是这种“爱”,恰恰是要在非常残酷的世界里才能够凸显出来。因为爱,我们才会干下最残酷的事情。
(1)有一种爱叫不得已——塞丝选择亲手杀掉女儿
母爱是塞丝选择亲手杀死女儿的直接原因,而奴隶制则是悲剧形成的真正原因。强烈的母爱使塞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她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因为孩子是自己一切。另一方面,她又不忍心再看着女儿像自己那样再次成为奴隶主的生产工具及奴隶制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所以,塞丝最后选择亲手杀掉女儿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是其对母爱的最大诠释,也是对吃人的奴隶制的最大反抗。
塞丝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她没有被动的等待自由而是主动去寻找它,她自己决定了她要过怎样的生活。当她经历了奴隶制的残酷之后,她决定改变这样的命运,同时不让她的孩子遭受同样的屈辱,她选择出逃。
尽管出逃的过程千难万险,她几乎游走在死亡边缘,她依然坚强的生下了丹芙,逃到了自由之地。然而她没想到她和贝比答谢黑人同伴们的宴会,触动了黑人同伴们的嫉妒,当学校老师他们追捕的脚步到来之时,没有人通风报信,于是上演了那残忍而悲壮的一幕。
在那之后,塞丝封闭了自己,她不靠男人,不靠同伴,只身在鬼魂缠绕的 124 号养大了她的孩子们。但事实上,鼓励和封闭并不能帮助塞丝从创伤中恢复。
痛苦与母爱是塞丝内心挥之不去的两大主旋律,压迫是如此的深重,奴隶们却仍然想方设法追求着爱情、友情和亲情。女之间的爱恨纠葛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折射的是黑人奴隶非人生活的苦难和他们内心复杂的抉择。
(2)母亲的爱无法不浓烈——宠儿回来后的爱
宠儿还魂归来后,塞丝的母爱就更成了一种失去理性、失去自我的母爱。当塞丝听到宠儿哼出她编出的唱给孩子们听的,只有她和她的孩子,谁也不会唱的那支歌时,她意识到宠儿回来了。
后来连日的迟到,使塞丝失去了工作,但她却拿出所有的钱买布料、买花边,为两个女儿缝制衣裙,憧憬着春天在园子里种花种菜,教给宠儿一个母亲应该教的东西。她爱每一个孩子都胜过爱她自己,胜过爱她的生命,胜过爱世间的一切,而这超越一切的母爱又成了她心头反复纠缠的愧疚与痛苦。
塞丝在尽自己的所能来弥补亏欠宠儿的母爱,千方百计地来溺爱她——“失而复得”的女儿。所有的食物都先尽着宠儿,使她日见丰满起来,而忍饥挨饿的塞丝“虎口的肉薄得像中国丝绸”,越来越瘦弱。
宠儿却渐渐地对塞丝表现出不满,怨恨母亲并不爱她,塞丝只有解释和默默的忍让⋯⋯莫里森用简洁而又温柔细腻的笔触写了大量的内心独自,让主人公塞丝向她心爱的女儿敞开心扉,悄声细语,也让读者感觉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母爱。
塞丝不仅仅是对失而复得的宠儿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爱原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丹芙,离家出走的两个儿子也是她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
一个妈妈无法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这个魔幻的世界,不如说是一个母亲眼中的世界,爱、自由、活着,如果不知道人类的黑暗和残忍,就无法看到光明和未来。
(3)黑人女性的觉醒之路
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道:“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如果人生是充满了苦难和不幸,像牲口一样待价而沽,无法与爱的人相守,被奴隶,被践踏,被无止境的伤害,这样的人生值不值得过呢?
面对惨绝人寰的人类暴行,绝大部分人会选择逃避,托妮·莫里森重新审视这些暴行,以史鉴今。种族歧视体系里,白人始终同精神或智力相关,而黑人始终同劳动力相关。
然而文中萨格斯的演说却是对这一体系的有力回击,她在激昂、鼓舞人心的布道里讲道:“我的子民,他们不爱你的双手,他们只将它们奴役、捆绑、砍断,让它们徒劳无获……热爱它们,举起它们,亲吻它们……你得去爱它们!”
她的声音穿透了白人主流社会的桎梏,支撑着像塞丝一样勇敢拥抱苦难生活的黑人们,引导着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爱护自己,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整个民族曾经走过的道路,才能有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
就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一样,希望能叫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受各种的磨难,如果不书写下来,对不起那些无畏、坚持如一的祖先。
莫里森的小说刻画处于种族歧视的艰难处境中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揭露其内心深处的创伤,并且塑造主人公为了人格的独立和自尊,即使付出惨重的代价和巨大的孤独也在所不惜。
你所有的黑夜都在挣扎,只不过有的静默麻木,有的只是掩饰。但都有个共通点,他们与快乐幸福之间都有着不见天日的鸿沟。那个宠儿,其实是他们都想握住的期待与绝望。
三 结尾
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一座房子不是从地板到房梁都塞满了黑人死鬼的悲伤。
苦难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苦难是人类不可逾越的生存状态。
苦难的命运仿佛给了他们无止尽的忍受力, 甚至像黑土一样博大, 仁厚。书中把很多痛苦甚至凄惨的场景, 却描述得几乎平和淡然, 甚至美, 这恰是那些人物的性格表征。真是顽强的人们啊, 伟大的人们。
比起成为人的奴隶,成为命运的奴隶更加可怕。醒醒吧,不要再对着命运卑躬屈膝,唯命是从了,去拾起那些已经被我们抛在一边的梦想吧。就算前方不见光明,也要勇敢地向命运发出永不过期的挑战书。我们要做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命运的奴隶。
塞丝的爱告诉我们,奴隶制使爱扭曲,伟大的母爱在奴隶制下畸变,她只是多灾多难的化身。我无法用我浅薄的语言为这样一本书写注解, 只不过用来记录自己内心的震动。要么是爱,要么不是,不浓烈的爱根本就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