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

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背后真正原因让人落泪

伟大的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与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正式因为有了毛主席如此伟大精神品质,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在毛主席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时,毛主席前后一共有六位亲人包括他的妻子杨开慧,两位弟弟和长子毛岸英和、堂妹毛泽健以及侄儿毛楚雄在革命道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0年11月下旬毛岸英在朝鲜作战英勇牺牲后。毛岸青便成为了毛主席唯一的儿子,而在建国之后,毛主席便很少见毛岸青甚至是拒见毛岸青,在去世时毛岸青也遗憾未能为毛主席送终,那毛主席为什么这样做的?其实,毛主席是有苦衷的。


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

  见到毛岸青,毛主席自然会想起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这是毛主席最想回避的亲情苦累。杨开慧是毛泽东终生的挚爱,不幸的是杨开慧因为拒绝抨击自己的丈夫而惨遭湖南军阀何键捕杀。而自母亲就义后,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三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营救和安排下,秘密转移至上海,不久毛岸龙因病早逝。由于一则想念杨开慧,一则为儿子安危着想,毛主席让次子改名叫“杨永寿”。直到20年后,父子始得重逢。后来大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这对毛主席打击很大。每每一见到毛岸青,他的心如刀绞。


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

而出于对毛岸青的不幸的苦难生活历程的同情与内疚,毛主席痛定思痛,选择回避。毛泽东深知在他的所有子女中,二儿子无疑是遭受最多苦难的人,命运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而特别眷顾,相反却给了他很多苦难。所以,领袖对他深表同情与内疚,心里凄然一片。


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

   另外,毛主席多次叮嘱自己的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远离政治”。尤其是针对儿子毛岸青,他想法让他低调处事,远离政治生活。 毛主席当年写给岸青的信中不忘谆谆告诫:“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晚年毛主席不愿见唯一的儿子毛岸青,毛岸青也未能为他送终

  同时,在文革期间,江青与毛岸青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使毛主席选择保护他的儿子。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岸青本人深为理解毛泽东的苦心,他秉持毛泽东家训,选择低调做人,无怨无悔。

毛主席一生伟大,在亲情上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