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李振陽 通訊員 陳世軍 史笑妍)“往年我們種地的時候,最發愁的就是銷路,賣不出去的蔬菜只能白白扔掉,太可惜了。現在國家政策好,我也趕個時髦,註冊了商標做起了電商,也有咱自己的品牌了!”羅山縣楠杆鎮張崗村的種植大戶張敬保喜滋滋的說,“別看今年有疫情,可我這豆皮兒真不愁賣哩。以前我百分之七十的豆皮都是通過網上銷售平臺賣出去的,每年純利潤有200多萬元,還帶能動47戶群眾致富,我約摸著啊,今年也不會差!”
“現在是網絡時代,小小手機,就能把我的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不光是國內有訂單,還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這些國際訂單,多虧咱政府為我們搭建的電商平臺,讓羅山的農產品也能衝出國門,走向世界啦!”該鎮魏灣村的“電商達人”葉松說話的同時,手機還一直在“嘀嘀”地響個不停,“喏,你看,說句話的功夫,又來新訂單了!”雖然隔著口罩,也能感受到他的喜悅之情。
4月14日,羅山縣楠杆鎮田堰村村委會的會議室格外熱鬧,一場別開生面的“互聯網+ 戰疫情”產業扶貧座談會正在進行。來自該鎮46名家庭農場主、種養殖大戶、致富帶頭人、帶貧企業負責人和幫扶幹部們齊聚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興奮的分享著自己做電商以來的收穫。
自羅山縣“互聯網+戰疫情 促銷售 助脫貧”的專項活動開展以來,該鎮快速響應,精心組織,積極為農業合作社經營者提供資金對接、產品銷售、技術培訓等服務,讓助農產銷由“線下”變“線上”。截至目前,該鎮已有18家種糧大戶參加了“農購網”平臺,其他40多家正在註冊中。通過電商平臺已銷售土蜂蜜、紅泥鹹鴨蛋、農家散養土雞、土雞蛋、變蛋等60多種產品,價值4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農購網”作為長期穩定的消費扶貧平臺,構建電商扶貧的長效機制,積極幫助農戶樹立品牌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打通銷售農產品渠道,讓更多的貧困群眾通過電商扶貧這條路走向脫貧致富。”該鎮鎮長王慶偉告訴記者。
脫貧不因疫情而失成色。為確保疫情期間,穩保貧困群眾的“錢袋子”,羅山縣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發展新態勢,立足本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便捷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同時搭載全省消費扶貧“農購網”平臺,將電商扶貧工作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為推動疫情期間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促進該縣電商扶貧駛入快車道奠定了紮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