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說起故宮,無人不曉。

它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2020年是故宮落成的第600年,歷經明清民國到如今盛世,朝代的更迭影響到了它,讓它寶物蒙塵;

如今得遇"明主",讓它重新煥發了生機。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這位"明主",就是他,故宮的前任院長單霽翔。

人稱"故宮掌門人"的他,從故宮最泥濘的"十重門"事件後接手,2個半月的時間走遍故宮的每個角落,用普通遊客的角度重新規劃,把曾經老土落寞的故宮遊變成了如今最時尚的遊覽項目之一。

因此,就有了這麼一檔光明正大為故宮"做廣告"的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第一季的評分就高達8.1 ,第二季已出了3期,目前豆瓣尚未出評分。

觀看人數不多,確確實實是一部冷門綜藝。

但看過的人,都一致叫好。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細微之處,發現故宮之美

作為一檔人文綜藝,主旨自然是探索故宮的歷史。在第一期節目當中,第一季的常駐嘉賓鄧倫,帶領新嘉賓張魯一和馬天宇,走進故宮解開節目組設置的一道道謎題,帶領觀眾重新認識故宮、喜歡故宮。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有著和傳統綜藝大相徑庭的模式設置:無需對抗,也沒有競爭,更沒有無休止的比拼。說實話,近年來儘管綜藝熱潮來襲,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綜藝湧現,有的比拼才藝、有的表現對抗、還有著力於表現旅途的小美好,但總歸離不開個競爭,以及明星的光環。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無明星不綜藝,彷彿已經成為了共識。

每天都有新熱搜,每天都有新cp,火熱的表象之下,看過也就算了,很難讓人長久記憶,總覺得差了那麼有口氣在。

好在有了《上新了,故宮》,視角從具體的明星轉到了建築本身,明星更多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導遊作用,視角和觀眾相同,面對廣博偉大的故宮,無論多大牌的明星,也統統變成了一個個好奇寶寶,跟隨著專家的指引,解開了故宮的各種謎題。

一集走一個地方,一集有一集的風景,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缺乏對抗性,但多了思考。

可以說,這部綜藝的受眾比較窄,只針對歷史和人文愛好者開放,若你的腦電波正合適,那麼選擇週末下班後,打開電視,癱坐沙發當中,靜靜欣賞是極好的享受。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白璧微瑕 1處措辭令人遺憾

這麼長知識的綜藝,本不該發生措辭上的錯誤。第一集中的三位男神卻"不約而同"用錯了"大聲喧譁"這個詞,被眼尖的網友發現。

大聲喧譁其實是個經久不息的錯誤典範,甚至傳到現在有了講錯就錯的意思。

喧譁的本意就含有放大聲音吵鬧這層含義,大聲兩個字純屬畫蛇添足。這個詞前後出現了3次,下面就挨個看看出現在哪裡吧:

第一處問題,出現在開篇: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馬天宇在午門口呼叫另外兩位嘉賓,張魯一老師聽到後接了一句:"膽敢在午門外大聲喧譁"。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第二處問題則發生在尋找線索當中,按照流程,三位男神要進入到宮殿當中,還是張魯一老師,逗趣地向馬天宇說"不能大聲喧譁",搞得馬天宇哭笑不得,"我明明說話聲音不大的。"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第三處也是類似的問題,男神三人組走到一處院落,四下無人,三人組躍躍欲試要喊,之後不出意外,再次被阻撓: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豆瓣8.1,第二季卻出現1處瑕疵令人遺憾

三位男神都是令人喜愛的好演員,本不該苛責。小編寫出來也只是供大家提供意見,更多地還是希望大家看看這部冷門綜藝,與以往的綜藝有什麼分別,發現600年前故宮初建時的端倪,欣賞男神們的演技,瞭解故宮的歷史和文化。

《上新了故宮2》,有男神、有萌貓、有歷史、有演技,一檔足夠有情懷、足夠真實的綜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