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明白这两点,我们都是“魏璎珞”

这段时间大热的《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是一朵黑莲花,她从一进宫就说自己脾气爆,不好惹,给自己制定规则,始终掌握着人生的主动权。我们自然看的过瘾,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女子心中想做而没有做的。

可现实是:

整天蓬头垢面、睡眠不足,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脾气也变得一点就着,这是大多数妈妈生完宝宝后的生活写照,“生宝宝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完宝宝之后我就成他的奴隶”妈妈们都有这样的无奈,可又无力改变。

Leo麻麻曾经也是这个状态,但改变的原动力在我们自己“他者即地狱,自律即自由”。

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他者即地狱

“他者”是什么?就什么时候生宝宝这件事来说,迫于父母压力,妥协于丈夫的意志或是意外怀孕而生,就在你妥协的一瞬间,你就成了婚姻中的“他者”,失去了自由意志成为婆婆、丈夫甚至是宝宝的“奴隶”,堕入了“地狱”。

“受害者天堂”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这一说法。在这个“天堂”里我永远不用改正自己的问题,我的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许多人,太喜欢沉溺在受害者天堂中无法自拔,因为可以逃避对自己的指控,对自己的否定,却没有发现,这“天堂”本质上也是一个“地狱”,因为在这里,你的价值,你的悲喜,全由他人对待你的态度来决定,你成为了“他者”而不自知,只能束手就擒,毫无反抗余地。

我们表面上极其在意自己在是否被他人尊重,可内心从来没有尊重过自己。

“婆媳关系紧张”,“夫妻不和”都是我们成为“他者”的后遗症。

我看过窈窕妈妈的一篇推文“我成为泼妇,都是你逼的”。里面的妻子或妈妈不是丈夫的“他者”,就是婆婆的“他者”,最后通过情绪的爆发才成为了自己,可这样的状态真的好吗?婆媳关系仍然紧张,丈夫变得唯唯诺诺或爱搭不理,这样的环境难道是你想给宝宝创造的?

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自律即自由

“自律”又是什么?就是自己给自己制定规则,其关注的是自由意志本身,而不是事情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睡觉睡到自然醒,饿了就叫饿了么,宝宝睡觉后刷朋友圈到半夜不是自由,成为妈妈后定点起床,规定自己和宝宝一天该干些什么才是自律,虽然开始形成这种规则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坚持住,最后这种“自律”就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婆婆丈夫会成为你的“他者”,你也就成为了像“魏璎珞”那样的女子。

那具体的“自律”又是什么呢?

1. 做计划

在做准妈妈之前就要考虑好之后宝宝出生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根据自己家庭,事业的境况选择生宝宝的时间。

2. 与家庭成员的沟通

现代社会的生育成本巨大,并且总是女人会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来照顾家庭,那制定“爸爸也要参与到宝宝的照顾中来”计划就要认真的贯彻执行,下班后带宝宝散步,洗澡,睡前故事等等都可以让爸爸参与,给予妈妈一定休息时间的同时也给了爸爸换位思考的机会。

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3. 坚持

“成功是持续的自律,而我们是间歇性的自虐”坚持是任何事成功的的必要前提。延禧攻略》中魏璎珞还有一个最重要特质就是“能抗”。我们在“自律”计划中必定会遇到一些阻力,有时我们放弃了,就成为他人眼中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自虐者”。

有了孩子后,我更想成为“魏璎珞”

Leo麻麻

每个家庭的都有不同之处,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希望成为妈妈们都能轻松面对宝宝出生后给我们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尽快完成妈妈这个角色的转变。“他者即地狱,自律即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