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基站的發展趨勢-雲基站

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下,因高端芯片及相關工藝封鎖造成設備商供應鏈問題,但是一道數學題不可能只有一種解法,實現彎道超車時有可能的;

在國內成熟的芯片製造工藝是14nm的,對於大型數據處理設備是滿足應用的,大不了是設備大一些,可以實現雲基站的架構;具體看以下:

1:基站的只保留天線部分(天線陣列或智能天線),RRU,BBU或BST全部併入運營商的局端數據中心,RRU,BBU或BST等部分可以利用虛擬雲技術實現,實現了集中管理;

2:天線部分,有源天線可以結合光伏產品實現太陽能部分供電,進一步節能增效;

3:國內廠商的傳輸設備還是一流的,從天線到運營商的機房的信號傳輸損耗應該攻關不難;

4:主要的功能部分都已併入數據中心(即運營商機房),缺點就是空間佔用大,實現用空間換時間;優點是集中管理,易於實現雲基站的構架;

未來基站的發展趨勢-雲基站

機房示例

5:運營商巡檢工作量降低,只有天線部分需要巡檢,大部分管控工作集中到了機房;

如此一來,雲化,節能化,集中化,均可以實現;

另外希望南泥灣計劃也能不斷攻克難關實現成功-自己動手,從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