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少也談錢

前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昆少也談錢

待太久,想離開的地方叫故鄉


活著,只為了掙錢,意義何在?

被生活綁架,被現實蹂躪,甚至開始不斷懷疑自己。月底發了工資也很快歸零,生活失去支配權,漸漸進了死循環。

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生存不斷壓榨自己,最開始可能只是焦慮,那又能抗多久,現實不會讓你等太久,結果我們都知道。

高考後,我整理了高考後的日子如何過,如今,疫情進入了新常態,不知道何時完全結束,對收入影響是否長遠,但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復工復產勢在必行,從團體到個人 疫情期影響是巨大的,可能會長期持續,經濟已進入新週期


昆少也談錢

直擊一線

大型公司鉅額虧損,採取了很多必要措施,從發債券融資來維持公司運營,到部分裁員以削減開支,失業對員工絕對是滅頂之災。反過來想,公司也是為了保住大多數員工飯碗,早日從行業陰霾中恢復元氣,困難很多,但有關工作又不得不做。

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喃? 坐以待斃從來不是聰明人的做法,我們獨享本職工作的獨立性,聊到另尋出路可能顯得太過悲觀。

經過疫情,每個人都應該再看看自己的負債與資產結構,這顯得格外重要。

我從來不販賣焦慮,但我們要承認焦慮的多樣性,焦慮和病毒一樣,隨著時間在不斷變異,認識你的焦慮才能找到解決它的途徑。

聊會兒五毛錢的天:) 面對焦慮,說白了就是缺錢過日子,星巴克變瑞幸,保時捷變特斯拉,可謂精緻窮也是窮。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直接跳出水面,我們會理財嗎??

聽了很多錯誤理財觀念,哪種才是正確的喃?

乾貨:一個人的收入來自於另一個人的支出。理論上,交易越頻繁就會產生越大的財富,但資源具備稀缺性,先富起來的人往往不能帶動後面的人獲得更多財富,只能得到該有的那部分收入。

昆少也談錢

經濟循環流量模型

結論:擁有一定財富積累前,收入是你唯一的財富,這個階段,理財就是管理你的收入

,實現個人層面的月收入再分配。

在此之前,要對你的房子,工作和投資進行重新定義,房子不再是你的資產而是負債,工作不能是你的唯一收入,投資不能止於餘額寶。

很多人都是按月拿錢的,對於我來說也是同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拿到工資基本上把錢先轉入了負債,剩下就是消費,以維持自己的精緻窮,及時還上良性負債(車貸房貸信用卡)沒有錯,它們的產生也是建立於我們有能力持續產出的結果,理財應該從消費前開刀。

昆少也談錢

中產收入流動表

有人說:遏制消費就是滅絕人性啊!一點沒錯,惡意消費只能縮小個人的容錯率,與配置保險是同樣的道理(關注 昆少奇談 微信公號《疫情完,90後還買保險嗎》或 最後原文),管理消費要從小事兒做起。

昆少也談錢

芝士配紅酒,絕了

開啟理財第一步:

記賬,看似簡單,但不易堅持!

  • 如何實現記賬理財自動化?
  • 如何管理記賬內容?
  • 如何實現記賬收入正增長?
  • 理財不是投資!

下篇微信推送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