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做推廣這麼多年了,常常還是會在夜深人靜,茶餘飯後,甚至wc的時候都在思考手頭操作的店鋪計劃,有沒有更好更適用的方法拿到更多的精準流量,更低的ppc。

做推廣,說白了不就是這兩點嗎?更多的精準流量,更低的ppc。

有的產品類目比較大,客單價比較低,我會想這麼低的客單價,店鋪人群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是否以更低的ppc燒的動錢,拿得到前幾的位置才是關鍵;有的產品類目客單價比較高,我會想這樣的產品轉化率勢必很低,那麼過多燒無用點擊遞增不該是重點,穩定轉化率做精準流量才是關鍵。

誠然不同的產品一定會有不同的操作思路,很多人說操作技術上不要想那麼複雜,說白了不就是賣貨嗎?你把產品品質把控好,價格合適,主圖詳情賣點提煉好,基礎銷量評價做好,把買家當親爹一樣去真心對待,還怕店鋪做不起來?聽起來好像都對,但是事實實施起來真的就會這麼順心如意嗎?

腳踏實地做事,大部分商家我相信都是抱著這個初衷加入電商大軍的。但是做生意酒香也怕巷子深,門可羅雀比比皆是。不刷單前期根本沒訪客,刷少了客戶就是不轉化,想做付費推廣卻被前幾位置的平均點擊扣費嚇退,賣點提煉好了卻害怕更換主圖詳情現有的流量會掉。。。。。。現實情況從來都不會那麼理想。

現在的電商行業如果說什麼最火,那當然是直播和短視頻帶貨了,但是會玩的人不會出來分享,出來分享的也很難有實質性的乾貨。甚至可以說以電商行業為生的普通從業者們真的具備做直播和短視頻的條件嗎?所以我還是會從新手的角度來分享下從選品上架到付費推廣的過程,什麼是大家能做的,什麼是該做的,我相信連競品分析行業數據都不會看的淘系賣家更需要的是這些。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競品分析

做產品的前提是一定要做競品分析,不是簡單的看生意參謀首頁面的行業優秀和行業平均。而是找準市場同行競品,就是賣價接近,產品高度相似的那幾個做的好的款。非標品不用是同款,但是價格區間內的,材質相似風格接近的優秀產品總歸是有的。標品就更好找了。把這幾款產品加入競品分析,我們能夠很容易看到他們主要是做哪些關鍵詞,流量來源主要是哪些。

如果其中大多數產品都以直通車推廣為主,當然說明我們接下來的產品推廣直通車是重中之重;超級推薦,淘寶客,手淘搜索,首頁推薦,我的淘寶等等等等。這些流量他們的結構佔比是多少,這些內容才是最有效最需要的競品分析。不是說不能開發新的獲流方式,競品們都沒有多少超級推薦流量,但是我認為自己的產品是適合超級推薦的,我可不可以就主做超級推薦流量呢?沒有人可以對你說不行,但是如果他們都是直通車推廣為主,我們先做這條前輩們都走的路,是不是前期會好走一些?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競品分析再往前一步是產品分析。

要做的這個類目客單價佔比情況是怎麼樣?我們的產品代發成本是多少,拿貨成本是多少,前期是先走量還是保利潤?這幾個問題都需要先看類目客單價佔比,客單價高低的店鋪月銷大概都是多少,減去百分之30的損耗預算後核算一下,合適的品再去做。主要是得出幾個結論:1.代發還是進貨自發,加上物流達到成本優勢;2.產品質量性價比高,利潤具備付費推廣能力;3.基礎起量可依靠淘寶客或者補單,後期可修復人群。

決定好了產品就大膽去做。

競品分析多選擇幾款能看到也是近期從零起來的產品,這幾款可以作為補單數據指標來做前期遞增。

店鋪細節準備

產品上架離不開主圖詳情標題定價,主圖詳情要做全新的自己的店鋪風格。前期可以用更改背景鏡像等方式變化廠家圖,有條件最好做一套自己的風格設計,後期更換賣點也可以直接套進來。

標題查看競品引流詞,再結合行業搜索詞排行進行合適的組合即可,沒有市場行情的可以將核心搜索詞搜索出來的前20家競品標題導出,在表格中進行重複詞排序後組合搭配。標題主要是涵蓋所有好的搜索詞以及保持搜索詞順序。

產品定價一口價定高點,方便後面活動之類的價格操作,實際價格直接用打折軟件設置折後價。

付費推廣

基礎銷量評價買家秀做好20個以上(非標品20個以上即可,標品最好更多一些)就可以開始做付費推廣。

付費推廣以直通車和超級推薦為主。

直通車新計劃建立初期利用低價卡位法先加入10-20個精準關鍵詞,以行業均價一半的出價加上人群溢價等拿到前三或前六的位置。因為新計劃有一個啟動期,一般前幾天的變化波動比較大,所以新計劃不要設置太高的日限額,點擊量高於100就是可以的。

新品店鋪沒有人群和地域數據,所以地域可以參考行業模版設置,人群可以先只開智能拉新人群和喜歡店鋪的新客,這幾個系統人群經常都是數據比較好的,而自定義人群這個時候組合精準人群覆蓋不到多少人群數,可以加但是不必強求有數據從人群進來。溢價比例在10%-40%之間比較好。

低價卡位法的好處是點擊率不會低,經常是遠遠高於行業平均2倍以上。點擊率現在對於直通車計劃的權重來說價值並沒有那麼大。起搜索的關鍵還是關鍵詞數據量大,收藏加購轉化率高。店鋪從訪客到成交額到轉化率三者的持續飄紅,起搜索最快!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直通車還要注意多個計劃的競爭性,一個店鋪同類型產品最好只做1-2款在推計劃,多了關鍵詞重複性高,自己的產品出價互相競爭搶位置,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及流量獲取難度。而不同的類型不存在這種問題,店鋪有主推款引流款利潤款等等是很正常的模式,類型不同的款不代表人群不通用連帶銷售能力不行,比如車品以及家用日雜等類目經常店鋪裡不同類型的產品一起多計劃推廣,整體效果很好。人群其實是精準通用的。

高點擊率的關鍵詞上分往往很容易,但是起自然搜索只依靠點擊率肯定是不夠的。使用低價卡位之後一般就不需要刻意再去使用以前常說到的拖價法,因為你會發現每次降低分時折扣其實關鍵詞的排名位置都是一次重製變化,賬戶每天忽好忽壞很常見,這樣的情況關鍵詞和產品權重怎麼能上升呢?所以為了保證關鍵詞出價和分時折扣都不改動的前提,我們利用人群溢價和投放地域以及關鍵詞人群優化刪減來自然降低ppc,這樣首先低價卡位法做的低價就能繼續更低。當然流量不是為了低價,而是先精準,再低價,這麼個順序來發展。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直通車帶動手淘搜索,超級推薦帶動首頁

直通車帶動手淘搜索:點擊量每天要增加1.5倍左右,前提點擊率收藏加購轉化率要穩定!

難點不是點擊量增加,而是轉化率穩定。所以直通車遞增不是上來就一頓燒,而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內容都做好了,到了現在這一步,就可以開始遞增燒錢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自然也能使系統給流量,直通車帶不動搜索的首先要看自己的數據是不是太差了,如果數據好卻因為捨不得做遞增導致產品沒起來,那就太不划算了。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超級推薦帶動首頁:定向點擊率高於同行平均1.5倍以上,資源位置高溢價優先拿展現點擊,遞增數據每天1.5倍以上,投資回報率穩定!


“競品分析+高率推廣”,產品打造各階段細節,衝刺雙十一

直通車和超級推薦都是以轉化率為主的推廣工具,不要以投產為衡量標準。因為做的好的店鋪不一定付費推廣是賺錢的。尤其轉化率比較低,或者客單價比較低的產品。

做產品推廣前要考慮到產品的轉化週期,像直通車的數據三天內會算在直通車內,三天以上就算在自然搜索裡了。所以轉化週期比較長的產品前期還要做一定的數據干預,不然店鋪搜索起來的很難。

每個類目的情況不一樣,並沒有固定的數據比例說明是爆款必須的,如果行業平均點擊率只有2%,那麼3%以上的點擊率就是高的;如果行業平均點擊率都有5%,那麼6%的點擊率並不高。同理轉化率收藏加購率都是如此,所以很多商家疑惑自己的數據看起來挺好為什麼沒什麼效果就是這個原因,始終要記住你是跟自己行業類目的其他產品競爭,數據好看要符合這個類目產品的“好看標準”,另外就是數據量要遞增去做大,一天開個一兩百塊錢限額,再好看都很難起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